第九屆總統文化獎揭曉 《漢聲》黃永松等5人獲獎

第九屆總統文化獎得獎名單13日揭曉,由《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等5組個人或團體獲獎。文化總會表示,總統文化獎從2001年開始舉辦,每兩年辦理一次, 獎項囊括「文化耕耘獎」、「人道奉獻獎」、「青年創意獎」、「在地希望獎」、「社會改革獎」等五項。

文化耕耘獎得主黃永松在70年代創辦的《Echo》、《漢聲雜誌》、《漢聲小百科》、《漢聲童話》,深入挖掘與梳理台灣民間文化,讓彼時的社會更認識鄉土意義與民藝美學,在過程中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出版與編輯人才。

「漢聲」建立的民間文化基因庫,也讓後人對在地文化保存的研發與重視。九十年代之後,黃永松和漢聲團隊在中國大陸的承續工作亦深受肯定,代表台灣文化能量對華人世界的啟迪與影響。

人道奉獻獎得主羅慧夫醫師M. Samuel Noordhoff, M.D. 獲得,其任職馬偕院長期間創下數個台灣醫療史上的「台灣第一」,推動偏遠地區醫療服務,更率領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其學生投入國際人道醫療。

青年創意獎得主Suming‧Rupi舒米恩‧魯碧堅持獨立創作,不斷追求音樂創新,在台灣與國際都深受肯定,更在2016年獲得金曲獎年度歌曲。他長期深耕部落,進行部落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工作,為青年返鄉之典範。

在地希望獎得主「社區一家」計畫(信義房屋)從2004年開始計畫,參與者遍布台澎金馬98%的鄉鎮市區,可說是單一民間企業所支持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在地社區行動計畫。這個計畫可協助過去30年台灣社區運動的深化。

社會改革獎祁家威30年前就公開自己的同志身分,呼籲社會正視同志,積極倡導愛滋病患者權益。他提出大法官釋憲案,讓同志婚姻獲得憲法層次的保障,讓台灣在此議題上可望成為亞洲先驅,成為更進步的國家。【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