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6

中央研究院5日發表「台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中研院院士王平指出,台灣經濟面臨「法律、環評、兩岸關係」三大問題,如果不能順利解決,10年內可能會被淘汰。
21世紀的台灣面臨不斷限縮的國際空間,只能靠經貿實力爭取國際舞台,然而台灣的經濟情勢確實面臨極大挑戰,經濟成長率減速過快,近十年,平均成長率已降至3.82%,低於其它亞洲國家(韓國、新加坡),而名目國民所得也相對較低,薪資年成長率也驟降至只剩下1%,勞工也因此對台灣的經濟成長完全無感。
中研院院士王平指出,「法律、環評、兩岸關係」是台灣經濟的三個問題。王平表示,台灣法律缺乏彈性,過度繁瑣,成為產業、創新發展的阻礙;另外環評繁複,審查期間平均300天,也可能影響投資廠商的投資意願;至於兩岸關係,王平表示,台灣對兩岸關係過度緊張,總以政治思維看待兩岸關係,忽略了經濟層面的考量,且人才是台灣的優勢,因此不應該怕中國的競爭,反而應歡迎競爭。
中研院認為經濟成長最終應以創新與強化產業軟技能作為產業轉型的驅動力量,而產業要持續成長更需要人才政策、環評制度、行政效能的相輔相成,因此行政效能的提升亦不容忽視;經濟成長轉型、提振投資、帶動全民薪資成長將會是台灣面臨的最大挑戰。
行政院長賴清德受訪時表示,中研院是國人最尊重的學術研究單位,感謝中研院士對台灣經濟提出建言,行政院會虛心面對,以期促進台灣未來長期的經濟成長。[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