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4

中央銀行日前公布6月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6月底本國銀行外國債權直接風險餘額為3861億美元,季增137億美元、3.69%,主要是對非銀行的私人部門債權增加所致。其中,美國連續第5季居國銀最大債務國,美國直接風險及最終風險各為722.58億美元(約台幣2.2兆元)、季增38.55億美元(約台幣1,163億)及699.58億美元(約2.1兆元台幣)、季增28.96億美元(約新台幣873.73億),雙創新高紀錄。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林華亭表示,國銀對美曝險大增,原因應與美國今年預計升息3次,導致利差擴大有關。
央行指出,我國直接風險餘額排名前10大曝險國依序為:美國、盧森堡、中國、香港、日本、澳大利亞、開曼群島、英國、英屬西印度群島及新加坡,合計2,933億美元,占台灣外國債權直接風險餘額的75.96%。其中,盧森堡主因國人投資境外基金,基金公司多掛帳在盧森堡的緣故。而對中國曝險部分,主因國銀在中國折款及存款、信用狀買斷交易及金融債券投資等均增加,尤其人民幣升值效應,債權以美元計價後膨脹以及中銀台北分行轉存款上升;直接風險386億美元,最終風險624億美元,分別季增15億美元、3.97%以及55億美元、9.63%。【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