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吳炫三陶藝作品同台展出

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即日起至11月24日在4樓舉辦「不羈的視野-畢卡索、曼菲多波西、漢斯哈同、吳炫三、池上鳳珠陶藝特展」,歡迎民眾免費參觀。此次除向摩納哥蒙地卡羅藝術中心(Sapone Family Monte-Carlo International Art)借展畢卡索(Pablo Picasso)、曼菲多.波西(Manfredo Borsi)及漢斯.哈同(Hans Hartung)三位藝術家的58件作品外,並邀請吳炫三與池上鳳珠共同展出59組陶瓷作品。

畢卡索、曼菲多波西及漢斯哈同為歐洲現代藝術先驅,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洗鍊,打破藝術成規思維的獨特繪畫風格及創作精神,在塑造、秩序與力度的探求上豎立了鮮明旗幟,大眾對三位大師的認識多從其平面繪畫創作居多,本次則展出其稀世精彩、滿載著故事與傳說的典藏陶藝作品,帶給觀眾新的視野。

這次展出畢卡索在1949年至1969年間的33件作品,他擅長用材質刻畫輪廓,並在陶瓶上運用彎曲的線條捕捉主題,使用原色「裸土」不上釉色,創作各種臉孔、動物形體,無論是《貓頭鷹》等動物作品,還是《鬥牛士》及《長發男人的頭像》等人物作品,都饒富趣味。

曼菲多波西則擅長在圓形立體瓶身上敘說故事,作品的陶瓶多像女人的軀體,富含詩意而一直以巨幅抽象畫作享譽歐美畫壇的漢斯哈同,64歲才創作第一件陶作品,他用不同工具在陶土板上刮、刻及按壓,並用中國書法般的筆觸在陶土板上縱橫,呈現出人與陶土的獨特對話,讓符號印記成為永恒。

另外,常年在世界各地旅遊探險的藝術家吳炫三,曾留學西班牙及美國,並獲得法國藝術文化騎士勳章,目前定居法國巴黎。此次不同以往觀眾對其巨型史詩般的大型雕塑印象,展出帶有「臭火燒」的陶藝創作,展現其追本溯源的童年記憶、揉雜著非洲及南洋部族探險的靈感,同時也是濃縮其生命體悟的器型表現。中生代藝術家池上鳳珠女士屢獲歐洲大獎與個展邀約,同樣有著冒險性格,作品線條在每一個瞬間都產生無窮變化,其中型的陶瓶繪製延伸到與人同高的陶瓷創作,並結合數位投影的裝置概念,充滿企圖心及蘊藏無限的細膩。【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