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任教師汰除 教育團體籲教育部檢討修法

不適任教師應有更完善制度汰除,才能保障學生權益。25日上午,由全家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台灣少年權益促進聯盟等10個教育團體召開記者會,要求教育部針對汰除不適任教師的相關制度予以改善,才能避免革除不適任教師過程曠日費時,還未能順利汰除,且教評會成員更有球員兼裁判的問題,使得處理成效不彰,呼籲教育部應強化各界溝通、並盡速修法處理。

教育部於本月10日公布針對不適任教師問題,將修法由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召集跨專業人士,成立教師審查委員會處理案件調查、輔導及解聘等相關程序,以達到公正性,預計於6月完成修法、8月正式實施。

於記者會中,教育團體表示日前教育部所提的相關方案治標不治本,汰除不適任教師往往需要6至10年的時間,且還不一定會順利革除,所以要求教育部及立法院修正教師法,並將教評會教師比例降至4成,且未兼行政教師不得超過一半,避免球員兼裁判、師師相護的問題發生;而會中也呼籲教育部將處理過程交由官方處理,一來能提高公正性,二來也避免教師及校長因人情壓力及行政程序繁複,而使得處理過程延宕;最後他們也表示將拜會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的13名委員,對於以上訴求進行遊說,並於8月公布支持反對名單。

教育部國教署署長邱乾國表示,對於不適任教師的議題,教育部將會朝成立專審會,將審查拉高至行政機關、修正教師法及教評會比例,及強化縣市層級審議會,提高程序效率及減少校方實行困難等方向進行。【記者 陳亦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