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 廖一久獲「日本水產增殖學會」名譽會員

中研院院士同時也是海洋大學講座教授廖一久,在水產養殖領域與產業傑出的貢獻備受肯定與推崇,有「草蝦養殖之父」美譽。今年3月被「日本水產增殖學會」遴選為名譽會員,這是該學會自1952年成立至今第6位,也是唯一一位非日本國籍的名譽會員。

成立於1952年10月的「日本水產增殖學會」原名「日本水產增殖談話會」,於1996年起設立名譽會員制度,選出對水產養殖領域具有特殊貢獻者,目前名譽會員包含出口吉昭、古川厚、楠田理一、熊井英水與村田修等共5人,廖一久為第6位獲得此殊榮的學者。

海洋大學表示,1962年廖一久在日本東京大學留學時,即加入「日本水產增殖學會」,會員資歷長達56年,1968年歸國後,即投入水產試驗所,推動台灣水產養殖發展,研發草蝦、烏魚、虱目魚等人工繁殖技術,獨步全球,台灣草蝦業因其養殖技術帶動而蓬勃發展,1987年產量達世界第一,讓台灣贏得「養殖王國」的美名,且因未申請專利,有益於技術普及,因而有「草蝦養殖之父」的美稱。

2002年廖一久退休後,擔任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持續帶領研究團隊,研究水產養殖及水族生理、生態等與實務操作。期間獲獎無數,1990年榮獲第三世界科學院(The 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WAS)院士、1992年當選第19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是有史以來第一位水產界院士、世界養殖聯盟終身成就獎、日本旭日中綬章,以及象徵國內學術研究最高榮譽的總統科學獎等。【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