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20日傳出將「赴美投資」,3奈米製程或將在美設廠生產,投資規模估計高達5,000億新台幣。
晶圓代工先進製程競爭激烈已到白熱化階段,晶圓龍頭台積電欲藉助高階製程3、5奈米大躍進挑戰龍頭英特爾;三星跟英特爾目前全力衝刺7奈米,英特爾資本支出今年成長二成,高達120億美元、三星維持在125億美元、台積電預估今年也將支出高達100億美元;為求取得先機,台積電擬加速3奈米布局赴美投資設廠,原計畫生產廠落腳在南科高雄園區,但除因應客戶回美生產之需求外,南科環評作業時間及電力供應等問題,均讓台積電認真考量赴美投資計畫。
對此,台積電20日最新回應表示,一切尚在評估 ,3 奈米製程會在哪個地點落腳,相關作業將持續到明年上半年,因此不會這麼快做這麼重大的決定。至於是否在美國進一步投資,台積電發言引述董事長張忠謀先前指出,並未排除可能性,但現在說 3 奈米製程會在美國落腳,言之過早,一切要等到明年上半年才會決定,僅重申,台積電考慮設廠地點,水、電、土地及人才都非常重要。
據工研院IEK主任室計畫副組長楊瑞臨稱,台積電 3 奈米選址屬非常關鍵,可能牽涉未來量子電腦1 奈米以下的次奈米新技術及材料之發展趨勢。目前包括美國、歐盟及中國,不論在學界、研發單位或企業均大幅編列預算,積極布局量子電腦等技術,並且鎖定資料中心的人工智慧(AI)處理應用,企業目前以 IBM 和 Google 投入最積極。
因此,台灣若想留住台積電 3 奈米製程晶圓廠,楊瑞臨認為,政府要把眼光拉長到 8 ~ 10年後的全球半導體產業與新興技術發展的趨勢。台灣絕不能單單僅從環評或水電土地角度出發,要進一步掌握半導體技術發展以及全球半導體產業布局的趨勢,並且培養以及深化量子電腦技術、人才和資源,否則將讓半導體生態鏈斷層。台積電目前規模市值約4.96兆新台幣,相當於1,620億美元,3奈米布局若可順利完成,在2022年量產,未來挑戰市值1,667億美元的全球半導體龍頭英特爾,也並非不可為。
台積電20日投下「赴美投資」的意向後,立法院立即砲聲隆隆,經濟部長李世光接受備詢稱,經濟部在水、電等供應上,會全力協助台積電;台積電是重要產業且為台灣最優質產業,在取得全球競爭力,政府當然全力配合,水電問題應該沒問題,但尚須努力,倘若電廠建不出來,就會有困難。【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