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以下簡稱反教盟)今日於教育部前抗議,要求今年不能讓大學調漲學雜費。但教育部表示仍會讓大學調整學雜費,預計4月中旬公布調幅,但助學金提撥或生師比未達標準者,可能被調降。
反教盟今日提出三點訴求為「學費進行調降」、「境外生收費基準與本國生不脫鉤」、「不應為全外語學位班另訂收費基準,拒絕高學費國際專班」。對此教育部回應,會調查學校近3年內是否有財務違法等情形,來核准調降或是調升。
反教盟拿出107所私校決算書,指出104學年度,所有私校獲利總和超過145億元,這麼多錢中還不包括不動產與附屬機構所賺的獲利。反教盟代表、淡江大學公行系學生謝毅弘表示,大學為了賺更多錢,把陸生或外籍生當成財源,無所不用其極地招收外籍生,最近某些大學的陸生「承諾書」事件,背後正是放任大量陸生來台、大賺學費政策所致。批評私校靠著收取學費,累積龐大校產,竟然還想要調漲學費;而身為教育主管機關的教育部不但沒有負起高等教育資源分配平等的責任,反成為這些私校營利行為的幫凶,應檢討《專科以上學雜費收取辦法》。
謝毅弘表示,教育部漠視民情,忽視現在「學貸族」已經超過100萬人,另外《專科以上學雜費收取辦法》,規定「全外語學位班可以參酌教學成本訂定收費基準」,讓台大國際學位學程這種一年收取63萬元學雜費的「國際化學店專班」可以存在並且愈來愈多,更可能導致其他大學跟進,拉高國內大學學雜費水準。高餐的藍帶學院也是類似產物。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李惠敏指出,教育部會依據物價指數年增率、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和薪資成長等3個要素,訂出今年各大學學雜費調漲幅度,預計4月中旬公告,之後學校進行校內溝通,再提出調漲方案,由教育部進行審核。[記者 林芳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