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徵應還民 非超徵還債

2025/08/17    文/林大慶/自由業

回頭看台灣的稅政,不得不佩服台灣的稅政,其一是稅收年年超徵千億,編列稅收預算的官員是嚴重的不及格;其二是財政部用稅務獎勵金鼓勵稅官濫開稅單,就算是冤、錯、假稅單都在所不及,以致稅災戶也是年年超增,百姓叫苦連天;其三更是離譜,行政訴訟百姓勝訴率非常低,只有1.6%而己,而且國稅局根本不理法院判決,就算人民勝訴,明年還是會重開稅單給你,回到原點再玩一次,也就是在台灣的稅務的行政救濟與司法救濟都無效,台灣的司法人權、賦稅人權何在?

看看台灣這個國家機器是如何運作:因著國庫空虛加上稅務獎勵金搧風點火,讓稅官拼命開稅單不手軟,稅官掌開稅單之生殺大權,手無寸鐵的人民接到稅單,毫無抵抗之力,若是認命乖乖的把稅繳了算是聰明人,不會找罪受,因為不認命的人要面對的是一個官員合作無間的國家機器,這個國家機器是由財政部國稅局、司法院的行政法院加上不懂稅法的法官、各個國稅局績優稅官遴選出來的納保官、訴願委員會要人民先繳三分之一的稅金、結合限制出境、管收手段的集合體。人民當然百分之百必輸,加上稅單多開多獎金、法官可以忘掉人民有利的證據,配合國稅局答辯書作出人民敗訴判決;就算法官自為決判人民勝訴,國稅局官員也敢說「法院的判決不算數」,再重開稅單,用國家機器陪你輪迴再玩一次。

財政部就是把人民當成一群鵝,不斷地拔鵝毛,所以稅收才不斷地創新高,超徵也是創下歷史新高。韓國、香港、新加坡都曾經把超出的稅收還給人民,財政部卻以還債為由不發給人民,不僅在呼嚨人民也在呼嚨總統。在財政部官員眼中,人民成了他們的績效,所以行政救濟、賦稅人權,從來都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這才是超徵最可怕的地方。1980年代臺灣錢淹腳目,但現在人民都口袋空空,為什麼財政部還可以課這麼多稅?現在是臺灣債淹腳目,嬰兒一出生就揹國債109萬,勞保117年後可能就要破產,政府的稅收超徵,是否就是收刮民脂民膏而來?

中興大學創新產業暨國際學院推廣教育助理教授魏賜聰指出,近年來政府連年超徵稅收,根據財政部數據,自2021年起至今累計超徵稅收已逼近1.8兆元,但這筆龐大資金的實際用途至今未見透明交代,恐已違反《預算法》第59條規定。魏賜聰教授提到,每年依法應編列的國債還本預算為課稅收入的5%。然而近年政府對債務的償還支出始終未突破此法定門檻,與所謂「拿超徵還債」的說法不符。反而出現不透明的支用狀況,甚至透過特別預算名目繞過立法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