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院人權報告 關切台外勞權益、工時問題

美國國務院日前公布「2016年度各國人權報告」中指出,台灣有違反法定工時、剝削移工等問題,再度對台灣的外勞權益保障問題表達關切,也指出外籍和大陸配偶,在台灣遭歧視。對此,勞動部發表聲明表示,將持續改善勞工的勞動條件、職業安全、及人權鞏固。

在報告中有27頁是關於台灣,在摘要中就指出,台灣主要人權問題仍是剝削外籍勞工權益。台灣的仲介制度長期把持外勞在台工作,雖然官方設有供外勞投訴的機制,但外勞遭雇主虐待往往不願投訴,因他們擔心雇主終止合約遭驅逐,導致無法償還赴台工作時,已積欠仲介業者的相關費用。

報告提到,台灣法律禁止一切形式的強迫勞動行為,違者最重可判7年徒刑,但台灣法院時常「從輕發落」,法律與罰款金額不足以達到嚇阻效果,最容易有強迫勞動的職業為家政、漁業、農業、製造業和建築業。台灣目前約有60萬名外籍勞工,主要來自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

在參政上,台灣去年的總統選舉自由且公平,選出首位女性總統蔡英文,女性從政比率高,立法院有38%的立委是女性創新高,並有外配移民、第一位柬埔寨出生的女性成為立委,而女性地方縣、市首長達15.8%,也創下10年新高。不過,有性別平權人士批評蔡政府,在42位內閣成員中、僅有6位女性,女性僅占約14%的比率,是1997年以來新低。

勞動部允諾將持續努力,透過縮短勞工工時及實施外籍看護工「喘息計畫」等,提升與維護勞工勞動權益、職場勞動安全。勞動部強調,勞基法1例1休法案,就是希望可以縮短工時、避免過勞;而勞動部也積極與各縣市政府共同合作,持續加強易高工時行業的宣導輔導及檢查,協助落實法令規定,積極監督改善勞工工時過長問題。[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