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科技人才培育 新科技部長提三方針

為落實科技人才培育並將國外的研發創新能量導入台灣,新科技部長陳良基8日表示,接任後有三大方針,首先今年至少產生5個國際產學聯盟;第二是每年推出5至10件以技術標的的創新產業;第三是「以科學人才的奠基,連結未來世界」,讓台灣人才有發揮舞台,未來返國後也能將所學與台灣產業結合。

陳良基表示,是以教育的背景提出新政策。考慮到科技不斷進步,且科技業是台灣重要產業之一,為讓科技產業能夠不斷創新,與各國間的合作無疑是重要的方法。陳良基指出,若能將培育出的科技人才與國外許多企業進行合作,產學的交流或許可以得到不同的技術、創業和經驗,可以更豐富台灣的科技環境。

陳良基強調科技創新的腳步不能停下來。他指出台灣科技產業目前已經到達研究的極限,因此科技部將要扮演推進技術的角色,讓學界創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突破業界的困境。此外,也希望能夠借鏡國外的經驗,為台灣的科技新創注入一股活水,因此希望今年能打底基礎研究,至少建立5個國際產學聯盟在台灣深耕。其次則是配合蔡總統所提的「5+2創新產業」,在半導體的基礎之下,「每年推出5至10件以技術標的的創新產業。」最後則是以人才連結未來世界,要送40歲以下博士生到矽谷受訓,為業界培養人才。陳良基表示,台灣每年有5千多位博士畢業,但無法跟產業界銜接非常可惜,他將積極爭取經費,選派40歲以下的人才送到矽谷培訓,他指出只要有10%的人成為戰將,台灣未來的科技產業絕對可以預期。

由教育部留學的相關統計指出,台灣近3年來的留學人數逐漸攀升,但回國服務的比例卻不到百分之9,顯示人才外流的嚴重問題。陳良基表示讓世界走進台灣,前進矽谷或許是一個新的策略,產界與學界的交流,將新的視野與技術帶回台灣,而台灣如何打造一個新的環境來因應,是現任官員須考慮的議題。【記者 蔡青芸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