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扮納粹惹禍 國際教育待加強

新竹光復高中校慶時,舉辦了一場以「歷史人物」為主題的變裝遊行,其中有一班級學生是以德國「納粹軍團」為主軸,包括服裝、旗幟、軍徽等裝扮,還用紙箱製成戰車,來模仿德軍親衛隊受校閱的場景,原本以為有趣的照片被放在網路上,沒想到卻引來爭議,有網友認為,納粹大屠殺是歷史的悲劇,學校應該進行把關。以色列駐台辦事處發出一張英文聲明,表達強烈譴責這種行徑,並呼籲當局能在各級教育中宣導大屠殺的歷史與意義。

總統府表示,教育單位應要教導學生和平與多元的價值得來不易,而自由要建立在正義與尊重之上,而非放任不當的舉止;也代表了轉型正義的教育刻不容緩。教育部將成立專案小組,針對校方教學和行政上的疏失,進行調查和輔導。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這時是很好的「機會教育」。教師如果事先知道學生要以此類傷痛歷史作為表演題材,不是直接嚴禁,而是要好好地溝通,讓學生瞭解事情的嚴重性,一起分析可能發生的後果,並討論和省思,再一同做出決策。

作家楊照表示最嚴重的並非裝扮本身,而是盲目,學生沒有習慣問自己為何做這件事。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也表示好像一切的錯都是學校的錯,其實該檢討的是教育制度及國家社會,學生對於歌星和明星如數家珍,卻分不清希拉蕊和希特勒,對於國際議題得不到應該有的資訊。

事件發生後學生懊惱又難過,補助款被砍,校長請辭,媒體一片撻伐批判。站在教育的立場,是否能夠反省國際教育之不足,進行改善,並藉此機會給予學生足夠的機會教育,記取教訓,對於更多的人事物進行同理、理解與觀察,並培養學生具備思辨反省的能力,才是未來更需要努力的目標。【記者 喬若俞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