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也是當年經歷白色恐怖創傷的政治受難者前輩共同守護臺灣人權的紀念日。文化部今天於景美人權文化園區舉辦「2016世界人權日紀念活動」,共有來自全國各地350位政治受難者前輩出席;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期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動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她甫由歐洲考察返國,看到德國對於史料重建的努力,意識到臺灣推動轉型正義工作已刻不容緩;透過史料整理,建立開放應用制度,「以釐清迫害結構,重建歷史真相,並以文化力量促進當代對話、反思、記取教訓。」行政院已於今年10月底核定人權館籌備處提出的四年期程計畫,將投入22億元預算,「文化部期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動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
鄭部長表示,行政院已於10月底核定人權館籌備處提出的四年期中程計畫,將會挹注人權館籌備處共22億元預算。此計畫除景美與綠島兩園區的房舍修繕及博物館增設外,會將資源主要投入在史料整理及歷史研究、展示能量強化與教育推廣等工作。也會提升景美和綠島兩園區的展示品質,並開始規劃常設展;另外也將串聯全台的威權統治時期的負面遺產史蹟點,希望用行動博物館的概念來進行教育推廣工作,並協助相關組織推展人權教育。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正進行多項特展,包含「畢業歌-1950年代客家中壢義民中學政治案件特展」、「醫人治世的先覺者-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春光關不住-楊逵紀念特展」,讓各界訪賓參觀白恐不義遺址歷史現場時,能深刻辨思公平正義的普世價值。【記者 陳欣欣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