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苦難無絕期?法治時代縱容人治濫權?稅法萬萬條,不肖官員想抓哪一條,就抓哪一條。冤案、錯案、假案背後有何陰謀,違法公權力以「刑」、「稅」把人民推入黑暗深淵,人民該怎麼辦?9日在《明白》、《始末》、《真相》三本新書的發表會上,揭開台灣稅法黑暗面與提升台灣賦稅人權的重要建言,逾三十位專家學者聯合推薦。新書發表會播放公民記者製作的1219事件真相紀錄片、知名作家曾郁雯導讀三本書、受害者親身控訴跨越三代的血淚等,現場聽眾爆滿,包括前司法院大法官暨副院長城仲模等各界貴賓紛紛發出正義之聲,將太極門案件視為正義能否伸張的指標,貴賓們一起上台帶領大家喊口號:「良心救台灣 法稅真改革!」
此套叢書教導現代人學會護衛自身人權,為重要的公民覺醒人權教育。從還原歷史始末,找尋真相,20年前聖誕節前夕,一樁整肅異己的陰謀讓台灣人心碎了。正大出版社代表黃輝勝指出,此書由三位關心人權的公民記者聯手採訪、接力完成,太極門師徒爭取司法、賦稅正義,20多年來的奮鬥史,當中凸顯惡性循環的萬年稅單的問題,破壞國家體制,危害甚重。他強調維護別人權益,也是維護自己,這就是公民的力量,希望讓台灣步入人權國家,讓恐龍變成牧羊犬。
三本書由知名作家曾郁雯導讀,她說《真相》有清楚年表;《始末》像很棒的顯微鏡、手術刀,讓人清楚看到奇怪、荒謬的事;《明白》用故事性方式,從情、理、法角度來表現。她談到從沒有看過這麼多人為書寫序,這是此套書一大特色,律師、法官、媒體人一起來面對歷史。她以司馬遷寧受宮刑也要寫史記為例強調,歷史就是這樣寫下來,這件事關係到台灣人權,大家一定要反覆看,台灣一步步往前的人權奮鬥史。
當年遭無故遭檢調帶回調查的太極門弟子邱梅英也現身說法,眼淚已經流乾,悲傷化為悲憤與力量,看到政府公務體系的弊端與惡質,正在扼殺國家命脈、扼殺人民幸福。她呼籲正義反撲的力量到了,公民一起站出來,救救我們的國家。
20年前才8歲的文尚彬,談到當年受害的小姑姑(文秀珍)已經去世多年,只因為當年事件發生時,接受記者訪問就被打壓,先生不諒解,在職場也遭歧視,家族把這件事情當作很難啟齒的事。
太極門弟子王麗香表示,當年五、六個壯碩大漢一到道館就翻箱倒櫃,她的先生到道館無緣無故就被帶走,回憶當時,她竟還相信司法會保護人民,應該只是一場誤會。「居住在台灣人民很恐懼,連追求健康、自由,都會遭受到司法迫害。我先生受不了輿論壓力、嘲笑,94年就過世了。」「侯寬仁跟我先生說,『我調查過,你完全是清白的。』又說,你師父的功夫是假的。我先生說,師父功夫是真的。侯寬仁就大吼大叫。經過媒體渲染,太極門弟子承受鄰居、家人的譏諷。我不曉得台灣司法正義在哪邊?」王麗香說好好的人民被整肅,美滿家庭變破碎支離,真不曉得檢察官的權力這麼大,可以殘害人民。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暨歐洲聯盟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陳志龍教授說,太極門案件是假案,從她先生的遭遇就看的出來,沒有事實的事情,硬要押著一個人去迫害他師父的名譽?「我們這一代的問題,不要留給下一代解決。」前司法院大法官暨副院長城仲模表示,社會上真相一定要堅持,什麼是真相,講真話。太極門對世界的貢獻很大,也遭遇到這樣的對待,假如新政府上來非常明智,很快事情會解決。到現在並沒有,台灣根本沒有三權、五權分立,假如有的話,法院判決之後行政機關怎麼敢說NO?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人權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蘇友辰也是太極門刑案辯護律師,他談到太極門案件被起訴後,洪掌門人與他深談,蘇建和是冤案,太極門也是冤案。一路走來到三審定讞一直到現在,蘇友辰始終不離不棄,始終跟太極門一起奮鬥。蘇友辰呼籲「要解決萬年稅單的問題,就是法院直接撤銷原核課處分,不限於復查決定。」
陳志龍表示,此案其實是人權上非常重要的案子,228、白色恐怖有很多受害者,但加害人都不處理。檢察官沒有人權概念,調查局、國稅局也沒有人權概念。太極門案可以透過司法獨立審判來解決,但是法官不撤銷原處分,為德不卒,法官不了解人權,贈與要誰交稅也弄不清亂七八糟,法學方法論都是抄人家的;民眾不只當好人,還要變成「超人」,抗議才能維護人權。
台灣傳統基金會黃石城董事長指出,藍綠都是權力傲慢,鬥爭,拿到權力就分贓。他很憤怒竟然沒有政府可以解決,這是怎樣的政府?他引用李光耀所說:政府官員是解決問題,台灣政府反而製造問題,從問題中獲得利益。
台灣大學連福隆教授提到他曾說小英政府上任三個月就應該把太極門案子結束,結果沒有,聯提名大法官本身就違憲。太極門案是唯一的冤案嗎?還有幾萬個冤案,他看過有軍人吃薑母鴨被當酒駕,也沒肇事就判關18年。他呼籲要像陳志龍教授發起台灣要愛與關懷的活動,人權才會被重視。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暨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黃俊杰呼籲政府應對承傳中華氣功武學國粹文化的團體,予以鼓勵及保護,並法制化以確保公約權利不被侵害。他談到太極門是國家良心的代表,善良的人應該是國家最需要保護的,只有善良的人被保護,國家才有希望。
仲裁人暨專利師陳逸南表示,他曾經歷過228,看到鄰居家出事,不敢從他家庭院經過,一個人出事,親友都遭殃,真的很恐怖。看到太極門受害人的故事跟以前也是一樣,沒有改變。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兼任助理教授蔡孟彦表示,從此案看到一個願望與理想,憲法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但是國家也要依法律課稅,稅官要從法律角度來看,不可以見獵心喜,要輔導,重視情理法,確定是惡質才能用法律。更何況此案在法上,稅捐機關可能完全站不住腳。
台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彭光輝指出,如何重建人民對司法的信任,「太極門案」是平反賦稅人權的指標,在《明白》一書內有非常詳細精闢的論述;而關於在政治敏感案件的審判,「郭瑤琪案」也可作為指標性的案件。二者在冤判的審理過程與手法,都可以作為經典的法律教材。台灣在社會轉型與民主化過程中,這些司法冤案必須平反,人民才可能重新相信司法。
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委員黃帝穎表示,從郭瑤琪、太極門案件都看到八個字「官官相護,將錯就錯」,欠缺自我反省的能量,傷害人民對國家的信任。此外,立法委員蘇巧慧委員助理周榆修也出席,這群正義之師號召全民覺醒,共同為自己與下一代找回民主法治精神。
此外,為呼應聯合國人權日,新書發表會現場舉辦三場以太極門案例體檢憲法及國際人權兩公約之落實研討會,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剖析與建言,內容豐富精采,囊括法學、人權、刑法、稅法等領域的剖析,太極門冤案不是特例,研究此案清楚看到長期以來政府行政部門官僚的傲慢與偏見,以及長期沉痾。【記者 李英修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