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6日公佈「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新加坡在科學素養556分,閱讀素養535分與數學素養564分,3個領域都奪得第一名。OECD的Andreas Schleicher教育局長對新加坡學生高度評價:「連思考都像科學家」。
新加坡在PISA評量中不只成績好,更活用知識,之前調查基礎知識熟習度的國際數理教育動向調查(TIMSS)也是第一名,這是新加坡這個人口少的小國的首要政策。
在新加坡,是以小學畢業考試結果為基礎,判定是否可以繼續升學甚至念大學,因此從小就面臨激烈的競爭和接受菁英教育。而最近10年,為了「全國人民一起提升」目標,更充實加強那些不能升大學孩子的技術教育。
新加坡的技術人才教育不僅投入經費整備設施,並充實產學合作計畫,提供因材施教的教育。一方面致力於授課方法的改革,減少過往的講義授課方式,引進「主動·學習」的方法;用小組討論總結發表,增加教師的數目、教材研究時間,加強英語能力等方法。
新加坡在全世界之所以能一直維持競爭力,或許跟它以小孩的教育為重心,改革教育制度,培養各式各樣人才,讓整個國家都是人才。【WPN編譯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