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腦到心,企業領導人的修煉之路

 

2025年,全球經濟「大平穩時代」終結,過去世界秩序在歷經疫情後,再次被改寫,也考驗所有企業領導者、高階經理人,如何改變思維,重新修煉,以迎接這場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對很多領導人來說,決策用「腦」、帶人用「心」是常規,但越來越多的成功企業家開始學習「用『心』做決策」,從腦到心,僅有30公分的距離,如何找到「心」思維,為公司、為自己,找到真正的生存之道?這將是未來每位領導人必修的課程!

[必修課(一):心會決定一切的事情]
從零開始!上市公司歐洲區總經理 跨界力拼國際競爭力

2020年,新冠疫情剛爆發,七年級台灣女孩劉盈均,勇敢接受國內上市生醫集團的挑戰,獨自開拓歐洲市場,迎接跨界和疫情帶來的雙重挑戰。短短幾年,公司從零到成功立足歐洲,做到其他歐洲廠商大約要花二十年時間才能做到的業績,2023年讓歐洲區營業額翻了四倍,並晉升為歐洲區總經理,2025年更被拔擢兼任美洲區主管,堪稱集團裡的黑馬!

而原本只有「一人辦公室」的歐洲分部也逐漸壯大,吸納來自13國的優秀人才,集團董事長誇讚她帶領團隊有方,跨越時差、語言、文化的隔閡,跟各個部門的協調跟溝通良好,並能突破萬難,達成業績目標,不僅連年獲得傑出主管獎,更成功為集團的全球版圖,拿下歐洲這一片疆土。

靜心生智慧 立足歐洲讓台灣實力被看見
「其實,歐洲這幾年非常不容易」,從新冠疫情大爆發、俄烏戰爭導致油電大漲、通膨,市場受到很大的衝擊;再加上歐洲人習慣歐洲品牌,台灣研發製造實力再強,要打入歐洲市場也非易事。當時她一個人要負責開發業務,還得兼行政、倉儲、財務,再加上出身電子產業,在生技業並沒有人脈,又缺乏專業背景,剛開始「熬」的很辛苦。劉盈均表示,歐洲擁有全球最先進的保健品和保養品工廠,也是相關法規最嚴格的地區,她不僅要重新學習專業知識,在嚴峻的疫情下不斷陌生開發歐洲各國客戶,還要深入了解相關法規,以符合歐盟嚴格要求,慢慢與客戶和工廠建立信任關係,也讓這些對產品要求很高的歐洲客戶認同台灣的實力。對和她一起打拼的團隊也懷著感恩之心,因為她相信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只要真心付出,定能達成目標。

「在那一段最辛苦的時間,我每天都會告訴自己,我在太極門學到很多的功夫,其中一項就是勇敢,然後要有信心、要有耐心;每天靠靜心打坐、保持穩定的心氣,來面對種種挑戰。」遇到重大決策時,她也會打坐,和自己的心溝通,沉澱思緒,智慧自得。碰到低潮的時候,和師兄姊們聊一聊,聽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遇到困難時如何突破等等,成為她背後最大的心靈助力。

秉持本心 「心」會決定一切的事情
一直以來,她都是外人眼中非常優秀的孩子,在太極門長大的她,從小就跟著師父學習「心」的功夫。她曾獨自前往以色列的集體農場做義工,也曾在冰天雪地、環境嚴酷的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當交換學生,這些經歷使她深刻理解不同文化的多樣性,更珍惜人與人之間心的交流。留學荷蘭,成功申請到機率只有5%的荷蘭教育部百萬獎學金,且沒畢業就獲得企業青睞,在職場的優異表現屢獲主管和客戶稱讚。但在歐洲開疆闢土的過程中,她深刻體悟到經營之道,不能只用腦思考,還要傾聽心的聲音。

「心,會決定一切的事情」。許多知名企業家認為21世紀是心靈的、能量的時代,企業要秉持「本心」,若掌舵者忽略本心,不再自我修煉,就容易被大環境吞噬。劉盈均認為,不管是靜坐、省思,觀照自己的本心,從而找到信心與持之以恆的耐心;或將心比心、成就他人的格局,當領導者放大心的能量,人生的高度不再受限,視野自然更開闊。

[必修課(二):良心是成功的祕訣]
台灣建築屢獲國際建築設計大獎 陳春來翻轉生命的春天

台灣的建築師揚名國際,在全球建築設計領域大放異彩,卓越表現可說是台灣之光!尤其隨著世界各國對ESG永續經營的重視,建築產業推動綠能建築、採用資源循環綠建材、降低碳排放、減廢等,已然成為世界趨勢,台灣建築在這方面更是不落人後!以一棟運用建築氣象學,融合自然環境,並斬獲多項國際建築大獎的建設公司負責人陳春來,對此深有體會。

說起陳春來,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他曾經運用建築氣象與風洞實驗,打造出「會呼吸的房子」,將人與自然環境最佳融合的「氣象學建築」,因而獲得國際AAB LEAF建築大獎入圍肯定,並榮獲2018 2A亞洲建築獎、香港A&D、日本GOOD DESIGN、台灣TA建築雜誌等獎項肯定,榮登世界重量級建築,至今仍是林口地區的經典地標。而「秉持良心,堅守品質」,正是他一貫以來蓋房子的理念。

陳春來良心起厝,致力打造都市之肺
根據聯合國統計,建築和營建產業的二氧化碳量佔全球碳排近四成!想要邁向淨零碳排放,需要更多人的自我覺醒。從事營建業多年,陳春來不斷省思,以往受到商業經濟環境的限制,總是以容積、成本、總價為考量依據,但在太極門練功多年,師父給了他另一種人生態度:「做人良心而已」,盡本分地在自己崗位上利己利他,蓋出讓人能健康、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也成為他將夢想化為實際行動的勇氣,大膽接受不同的設計作品與新科技的運用,花了8年多蓋出與環境融合會呼吸、舒適、健康、安全、節能的環保建築。就像一棟棟立體的都市之肺,「使人進入之後,就不由自主的感覺喜悅」。

翻轉人生,從做對的事情開始
能夠不計成本,堅持「良心起厝」的理念,對從小就立志要脫離貧困賺大錢的陳春來而言,是個巨大的改變。從小家境貧困,步入社會後,便沒日沒夜超時工作。沉重的工作壓力,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讓他變得越來越急躁,甚至與廠商及同事產生衝突。機緣下他與家人一起進入太極門練功,擺脫疾病的磨難。反思過往的生活方式,他告訴自己不要把生命浪費在交際應酬上,而是要將工程紮紮實實地做好;同時也一改以往暴躁的急性子,學習傾聽,懂得運用同理心,用鼓勵代替責備,員工反而更賣力。

「我希望我蓋的房子都能讓住的人感到舒適健康,並且對環境產生加分的作用;而在我公司上班的人都能感到幸福美滿。」創業近三十年,透過專業的堅持與良好的服務,讓陳春來的事業逐漸迎來了春天,公司獲得為數不少的獎牌以及優良營造廠的肯定。「對的事情,要勇敢大膽放心去做」,每一個挑戰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以良心為本,堅守初心,才能在充滿變數的道路上,築造出真正的夢想並成真。

[必修課(三):用心傾聽 設計未來]
「幸福建築師」謝國鐘 學習用心傾聽人與環境萬物的聲音

2017年,曾在台灣運動史留下精彩紀錄的世大運場地,也是許多台灣人心目中自信與驕傲的象徵,以「花、樹、水、陽光」為設計概念的空間—臺北市立體育場,正是謝國鐘參與設計的作品。該專案為迎接2009年聽障奧林匹克運會而設立,謝國鐘融合聽障運動員需求、環保理念與城市功能,符合國際的田徑場標準,同時獲得綠建築認證,並巧妙地將場館設計比喻為盛開的玉蘭花,並以鯨豚造型象徵對自然的尊重。

擁有「26枚金牌」光環加持的世大運場地,開幕前還特別舉辦「萬人祈福晚會」,祈求世界和平及世大運圓滿成功。身為太極門弟子,他親身體驗與300位師兄姊合唱「世界之愛」,用雙手如花朵向天地徐徐綻放,傳遞愛與和平的理念,與田徑場座位區上方的白色膜構的飛揚線條,如鳥之羽翼、花之蓓蕾相互呼應,向上天祈福的心願。

人類的善心善念與環境萬物息息相關
這份巧妙的緣分讓他體會到,「人類的善心善念與環境萬物息息相關」。擁有30多年的建築經驗,並主持過許多重大公共工程之規劃設計,身為建築師,謝國鐘對於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使命感:建築師的天職使命是為更多人設計好的居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大愛,讓他在做建築設計時,也會懷抱這種胸襟,設計讓人感到幸福的建築!

他的設計內涵,不僅注重美學,更關注建築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就像他曾關注過八十年代的冬山河改造,那「不只是一條河的改造,更觸發連結一群對土地熱愛的人們,與冬山河日夜深刻對話」,也影響他朝著「建築要有環保與社會價值,並為未來生活帶來改善」的方向前進。

放下專業的傲慢 用心聆聽客戶的需求
師父引導他學習心的功夫,在生活中修行,也讓他開始反思:建築師的想法不一定契合業主的需求與看法,當雙方的想法產生衝突時,要如何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他以自己在菲律賓克拉克自由貿易區的水樂園設計為例,2014年,當時在地的建材取得困難,造價更是超出預算近兩倍,業主非常生氣要解約,但他不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反省疏漏之處,花費兩個禮拜重新設計,克服了許多挑戰並控制在預算之內,最終成功達到業主需求。2018年這座菲律賓最大的Aqua Plant 水樂園開幕時,謝國鐘親臨現場,看到遊客們開心地使用所設計的空間,讓他深感欣慰。

此外,謝國鐘強調「慈悲心與良心」對建築設計的重要性。他表示:「聆聽業主需求,放下專業知識的傲慢,以無私的心態設計建築,是建築師最大的責任。」他期許事務所成為建築師道場,為未來培養具備正向價值觀的建築人,為人類設計能帶來幸福與希望的居所。
 

廣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