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追追追》1.368坪的等待 徐自強的無罪之路正義還在路上 5

 

「雖然後來檢察總長有提非常上訴、監察院的人有來訪談我、釋憲成功很多主管來恭喜我,但我都還是不相信,沒有覺得有信心。」

「對於目前官司有沒有想法?」「我對法律並不懂,但我相信我的律師,所以他們有什麼建議,我就會聽。雖然有可能會定讞,確定只好進去關,但還是要繼續上訴,關出來也還要繼續訴,一定要司法還我一個公道。」

88年,大學畢業不久後的進入民間司改會工作,89年徐自強的父母到司改會陳情,開始知道徐自強的事情。90年民間司改會計畫出版一本冤案的書,因擔任這個專案的職秘,開始和作者聯繫,也對書中的5個故事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無罪的罪人-蘇炳坤、喚不回的青春-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小警察的輓歌-盧正、投向不歸路?-徐自強、生死一線間-張方田,這本書後來取名叫「正義的陰影」。

一般來說,作為一本書的主角是件榮幸的事情,但唯獨「正義的陰影」這本書中的主角,每個都好倒楣。因著不同的司法謬誤,讓他們的人生從此蒙上一層灰。

雖然89年阿扁總統已經說了台灣要逐步廢除死刑,90年陳定南部長也說台灣三年內要廢除死刑,但是死刑執行依舊進行。甚至在89年9月7日,盧正案已經有監察委員要介入調查的情況下,竟然被執行死刑。當時的蘇建和案因為已經重啓再審的程序,所以救援的壓力沒有那麼大;剩下徐自強,我們總是擔心害怕有一天徐自強也會列在執行的名單上。所以,92年,在救援運動上,開啓了兩個路線,一個是釋憲,由民間司改會的律師團向大法官提出釋憲聲請,後來於93年作成了釋字582號解釋,之後律師要求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而於94年最高法院終於裁定回高院更審。

另外一個運動路線則是促成了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成立,當時由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改會、台北律師公會、澄社、輔大和平研究中心、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和平基金會...等等組織共同發起,訴求就是,廢除死刑要從停止死刑開始,停止死刑從徐自強開始。

94年也因為廢死聯盟協助國際人權聯盟(FIDH)來台做台灣死刑調查,讓我有機會第一次面對面見到徐自強。這次的調查計畫,也讓攝影師Toshi Kazama得以拍攝到徐自強的照片,就是那張大家都非常熟悉徐自強仰頭望著窗外的黑白照片。這張照片中,大家可能也會注意到,徐自強的腳踝上有著長期攜帶腳鐐的傷痕。95年,FIDH發表報告,也公開抨擊台灣的監獄讓死刑犯長期帶腳鐐是酷刑也違反國際人權公約。自此台灣死刑犯的腳步不再那麼沈重,獄方不能無故的讓他們攜帶腳鐐。

歷經了8次的死刑宣判,100年11月,高院改判徐自強無期徒刑。有人說,至少不是死刑,但是徐媽媽和徐自強完全無法高興的起來。對於冤屈的個案來說,除非無罪,否則無期徒刑一樣讓台灣的司法蒙羞。
 

廣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