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浪漫.臺灣製造 70年代臺灣瓷偶產業的故事
「西方浪漫.臺灣製造—70年代臺灣瓷偶產業的故事」即日起於工藝中心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展出至明年2月29日,期待帶給觀者多元豐富的裝飾陶瓷鑑賞之旅,歡迎踴躍參觀。
「西方浪漫.臺灣製造—70年代臺灣瓷偶產業的故事」即日起於工藝中心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展出至明年2月29日,期待帶給觀者多元豐富的裝飾陶瓷鑑賞之旅,歡迎踴躍參觀。
在今日的臺灣,何謂具有世界性的作家?由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與法國波爾多蒙田大學(Université Bordeaux Montaigne)及巴黎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INALCO)合作辦理,於今年4月及10月分別舉行《發射世界電波的臺灣文學》推廣計畫,以學者演講、當代作家圓桌論壇、文學閱
服務最有福氣 !
《青•春》是世代共感流淌轉瞬即逝的記憶,也是影響流行文化的關鍵。文化部領軍「臺北時裝週SS24」11日於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舉辦開幕大秀。
臺灣珠寶藝術家陳智權(AKA Chen)以純鈦珠寶工藝享譽國際,其「木蘭」系列新作《讚頌(GLORY)》及《橄欖石白鑽黃蜻蜓》,即日起在美國華府雙橡園展出一年。展覽並結合友達光電(AUO)的FindARTs藝術顯示科技,讓國際同步看見臺灣深厚的文化及科技底蘊。
2023年是雲門舞集成立五十週年,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新作品《波》邀請日本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Daito MANABE)合作。舞者的身體、聲音、神經,與程式和LED影像相互交織,將舞蹈的能量以高速傳遞給觀眾。其中,AI段落鄭宗龍保密地說「期待觀眾進到劇場,找到隱藏的AI線索。
國立臺灣文學館20歲了!10月17日「臺灣文化日」是臺文館的生日,臺文館及位於臺北的臺灣文學基地,於館慶前夕的週末,南、北攜手分別推出「文學暢秋日」及「秋日文學派對」館慶系列活動。
備受矚目的「2023時裝設計新人獎(Taiwan Fashion Design Award)」決賽暨頒獎典禮,1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舉辦,本屆首獎得主為來自臺灣的胡俊丞,作品「古寫都耕」新穎創意深受評審讚賞,從485位來自歐美亞19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贏得1萬美元的獎金。
「看影片、寫作文,涵養文學氣質……」黃淑玲猶記得剛赴雲林下崙國小就任,學生上課的時候表情總是厭世。「我剛來時,老師們在教室裡面放影片。看完影片,就讓小朋友寫作文。」那時的課程名稱很文藝:「文學花園」,課程終了都以寫作文結尾,「所以小朋友都非常討厭上課。」黃淑玲笑說。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Economic sciences)9日揭曉得主,由美國經濟史學家和勞動經濟學家哥爾丁(Claudia Goldin)單獨獲獎。今年獲獎者除能抱回獎牌、獲獎證書,還可額外獲得100萬元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94萬),共榮獲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40萬)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