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玨/自由業(高雄市)
財政部公布103年全年稅收1兆9761億元,較102年增加1,237億元,成長6.7%較預算數足足超徵了1,088億元,且依財政部部長張盛和於4/20在財委會上的報告,政府稅收自2016年起,還將逐年增加約641億元。而張盛和先生僅憑這樣漂亮的稅收數字,及尚未跨出行政院大門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就榮登2015年「全球及亞太地區最佳財長」的寶座。
姑且不論超徵的稅收是否應歸還於民,光就台灣一年的稅收由76%的受薪階級所負擔的這個比例看來,以103年度所超徵的1,088億元計算,領薪階級的你我就貢獻了超過826億的稅金!在實質薪資已倒退到17年前的水平,加上前幾年林林總總”選票”考量下不當的降稅政策,這超徵的1,088億元從何而來,真令人匪夷所思。
薪資倒退、人民荷包大失血,在漂亮的稅收數字背後,國家欠稅新增案件卻居高不下。根據法務部統計,103年行政執行署新增待強制執行的欠稅欠費案件約477萬件,以當年度台灣2,343萬人、838萬納稅戶來看,平均每4.5人或1.75戶就有欠稅欠費問題!這數據顯示台灣人不誠實納稅?還是烏龍稅單滿天飛?
國債瀕臨破表,當初上台時堅持 「台灣已沒有減稅空間」的財長張盛和,今年卻將最低稅負制的申報門檻調高,基本所得額從600萬元調高到670萬元,對高所得的富人祭出減稅大優惠;而年初在財政部堅持復徵證所稅後,股市市值蒸發2.2兆、證交稅短徵逾千億,監察院因此對張部長提出糾正,至今全無下文;前陣子財政部追徵4.5萬份證所稅,威脅尚未補繳的3萬戶要連補帶罰,最高可裁罰3倍的稅金,這些不勝枚舉的錯誤政策,比不上貪污可怕嗎?
日前台中市議會財經委員會大砍稅務局四億元預算,原因為多名議員質疑,景氣不佳,如依原預算金額,基層稅務人員勢必加強查稅,造成市民困擾。相較於財政部因年度稅收超徵而沾沾自喜的心態,台中市的議員諸公們,頭腦顯得清醒多了。
創富沒本事,財政頻出錯,但徵稅卻跑第一,這是張盛和掌管國家財政的佈局?在國內各項經濟數據皆不利於稅收的實際景氣下,財政部超徵稅收的背後,對國家是福是禍?而其所流失的恐怕不只是執政黨一張張的選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