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開議在即,特偵組突然在9月6日一大清早,以連續三通「切勿錯過」的簡訊,急急如律令通知記者,並在記者會上「史無前例」地公布監聽資料,指控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在全民電通案更一審獲判無罪後,透過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向法務部長曾勇夫、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關說案件,讓高檢署檢察官林秀濤放棄上訴,全案因而無罪定讞。這項指控不可不謂嚴重,但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人被起訴,而改採「行政處份」,但從之後的演變看來,卻是十足的「政治處理」。
記者會後不到一個小時,馬總統即表示「深感震驚與痛心」,回應速度之快,態度之肯定,迥異於其過往慣有的模式,事後檢察總長黃世銘也證實,其實早在一週前就已跟總統報告過了。而耐人尋味的是,當事人之一的王金平,當天上午7、8點才剛搭機前往馬來西亞參加女兒的婚禮,王的前腳才剛踏出國門,特偵組隨後就召開記者會「爆料」。
另外,在總統火速回應之後,閣揆才於當天下午及晚間兩度召見另外一位當事人曾勇夫。按理說,應該是閣揆約詢在先,問個清楚後再上報總統,總統據以判斷後才發表看法,結果程序剛好完全相反,顯示馬英九早已「心有定見」,由不得曾勇夫抗拒下台。
第二天,馬英九公開喊話要王金平回國說明;第三天,甚至親自召開臨時記者會「未審先判」地將王金平定了罪:「如果這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並痛批王金平涉及關說案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也是台灣民主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話說得如此之重,完全沒有給自己和對方留下轉寰空間,形同「宣戰」。而副總統吳敦義和行政院長江宜樺,這時就分別坐在馬英九身後兩側,以示府院聯手重炮轟擊國會議長,別說這在其他民主國家罕見,即便是過去威權統治時代,兩蔣總統對於立法院院長,表面上要也客氣三分。
王金平等人遭指控「關說」,有違「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不能不說嚴重,但平心而論,這在台灣政壇卻也司空見慣了,畢竟就連馬總統也曾為自己的案子「關說未遂」,時間就在2007年8月16日傍晚,當時還是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馬英九,為了其市長任內的特別費案,由當時為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曾永權出面與王金平見面,希望王金平「勸說」與其有親戚關係的檢察官侯寬仁,別再就特別費案提出上訴,但被王金平拒絕了。兩相對照,馬總統就顯得「待人以嚴,律己以寬」了。
再者,民主國家的國會代表民意,扮演監督、制衡行政機關的重要角色,在功能上,國會議長的地位因而僅次於總統,當然,不是說國會議長一定不會犯罪,而是一旦要指控國會議長,就得拿得出無懈可擊的鐵證。而這次的關說案,特偵組就只拿出了監聽柯建銘的譯文,及王金平與同案其他人的通聯紀錄,然通聯紀錄充其量只能證明有打過電話,至於在電話裡講了什麼,不得而知,特偵組以僅有的監聽譯文,「推論」並咬定王金平「關說」,證據力並不充足,而在法庭上講究的是證據法則,特偵組如果起訴王金平等人,其指控未必過得了法庭這一關,但王金平卻極有可能因此一指控而被拉下國會議長寶座。
這案子如今宛如羅生門,究竟是王金平涉嫌關說司法人員;或外界盛傳馬英九總統將黑手伸入司法,企圖藉由司法之力掌握立法權;亦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不論是何者,都重創了台灣司法僅剩不多的信譽,也破壞了強調權力必須相互制衡的民主憲政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