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還,世界各地憤怒的年輕人不斷的怒吼。2011年10月19日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說,整整一代年輕人正在遭受高失業率和工作條件低劣的重大打擊。5月15日,西班牙6萬名不滿經濟不景氣的青年和民眾走上街頭示威,抗議高達44.6%的青年高失業率,憂心大學畢業後處於打零工、失業的狀態。9月17日,紐約近一千名青年組成的示威隊伍試圖佔領金融中心華爾街,抗議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救助因貪婪而闖禍的金融機構,損及屬於他們的就業機會。這項以高學歷、低工資一代為主的運動,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全美各大城市年輕人的響應,隨後就在10月15日開始全球各大城市串連,至今該項運動繼續延燒,方興未艾。
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生問題受到威脅,人民活不下去,最後便演成社會的動亂,造成政權的垮台,甚至國家的滅亡。2010年12月17日,非洲北部突尼西亞,一位26歲大學畢業的失業青年,因為無照擺攤,遭警察沒收,憤而自焚。突尼西亞年輕人飽受國內物價飛漲、失業率高達52%之苦,這件事猶如火上加油,經過社交網站和手機快速傳播,讓原本就不滿的民眾,走上街頭,進而捲起千堆雪,讓突尼西亞、埃及兩國領袖相繼於1月、2月垮台。接著,2011年的1月底敘利亞發動史無前例的示威活動,政府的鎮壓顯然失效,至今雙方仍在對峙中;葉門的遊行則持續10個月,至11月下旬,以司法豁免權換取總統交出政權而結束;2月份利比亞進行反政府示威,強人格達費強力鎮壓,引發長達6個月的內戰,格達費躲藏至10月終以自殺告終。地中海沿岸的摩洛哥王室雖不能豁免這項衝擊,不過他們智慧的選擇憲法改革,並在11月25日舉行首次國會選舉,終於避開衝擊,這是政府必須警惕與借鏡的。
西班牙、希臘和以色列等國人民對經濟混亂和菁英人士貪污的強烈反彈,引發了數月的大規模示威。如今俄羅斯也因選舉涉嫌舞弊,而爆發了罕見的抗議活動。台灣網友也在10月15日發起的「Occupy Taipei佔領台北」行動,聲援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我們相信這不是盲目的跟隨,更非無的放矢。據主計處公布2月份失業數字,整體失業率創歷史新高,達5.75%,其中15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更高達14.56%,顯示近幾年台灣青年失業率並沒有隨著經濟景氣的好轉而有所下降。7月失業率調查20歲到24歲的青年高達13.25%創新高,8月底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引用主計處調查指出,全國有156萬戶家庭入不敷出、20歲到24歲青年失業率創新高。畢業等於失業的恐懼,沒安全感,加上壓力大、稅負重、高負債,台灣的年輕人對於未來怎麼想?
相較於世界各地的狀況,台灣的年輕人可以說是比較理性與溫和的,但政府更不能因此而忽略他們的想法,總統候選人如果以為到校園走走,和他們博感情,就可以擄獲首投族的心,那就錯了。2011年10月8日,第一屆大專盃「賦稅人權PK賽」來自全國各地大學生及研究生共27位參賽者,大膽說出當前稅制不公、以及賦稅人權嚴重落後問題。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中華人權協會也發表「建國百年台灣賦稅人權白皮書」,呼籲當權者不要再當罪人。而人權日前夕,由中華人權協會主辦的「2011年人權之夜」活動中,一群年輕人用歌舞「熱血青年For Power」發出他們的吶喊。試問總統候選人,你們想要的是人民還是政權?
要知道,若非得已,誰願走上街頭抗議?據中央社紐約綜合外電報導,「時代」雜誌(Time )14日宣布,以集體概念上的全世界「抗議者」作為 2011年年度風雲人物,以表彰由阿拉伯國家到紐約的街頭示威活動。時代雜誌執行編輯史坦格(Richard Stengel)在國家廣播公司(NBC)電視頻道上說:「抗議行動蔓延,有些人已改變歷史或將在未來改變歷史。」是的,但問人權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過去的路有人走過,未來需要全民團結,督促政府落實人權,而有為、有能解民所苦的,才是人民心目中真正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