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下令禁止蒙面

奧地利10月1日起實施新法,禁止穿戴任何物品遮蓋臉部,包括穆斯林婦女的蒙面面紗與罩袍。違者將被罰款150歐元,如果抗拒情節嚴重,警方可以使用武力。

奧地利當局表示,禁令是為了保護奧地利的價值觀,是移民融入奧地利文化計畫的一部分。新法規定在公眾地方需露出髮際線到下巴的臉部,禁止在公共場合穿戴布卡(Burka)、Niqab等穆斯林頭巾、罩袍,包括在醫院外戴醫用口罩、滑雪場外戴滑雪面罩、公共場所戴派對用面具、小丑妝等都被禁止。

新法主要針對一些極度保守的穆斯林婦女服飾。新法還規定,想獲得政府補助和取得居留的穆斯林難民,必須先完成12個月的社會融合課程,包括學習德語,認識奧地利社會價值觀和法律,獲得工作簽證前,鼓勵參加義務勞動,該計畫也禁止在公共場所散發可蘭經。但旅遊部門官員擔心,禁令可能影響海灣地區訪客來奧地利的意願。

估計目前在奧地利仍穿戴全蒙面的布卡面紗的穆斯林婦女約150人,占奧地利穆斯林人口的0.03%、900萬名奧地利人的0.002%。當地穆斯林團體譴責這項法律涉嫌歧視,引發人權爭議。在1日法例生效當日民眾以各種蒙面造型走上街頭,在維也納國會外遊行抗議。

根據報導,新法被認為是政治上的考量。目前由奧地利社民黨(SPÖ)與人民黨(ÖVP)組成的執政聯盟,將在10月15日重新選舉。奧地利在2015年開放邊境應對難民危機,隨着大選將近及難民在歐洲的融合問題,人民黨近期的反移民主張獲得不少民眾支持,民調顯示人民黨支持率以三成稍微領先,預計大選後與反穆斯林的自由黨聯盟執政。

歐洲一些國家如法國、比利時等,已經實施類似的法律,規定民眾不可在公眾場所蒙面。而德國、英國、荷蘭等則開始要求政府立法。【記者 張艾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