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教育獎自2001設立,截至2022年累計已有1,238名學生獲獎,為延伸獎項意義,教育部國教署辦理「2022總統教育獎歷屆獲獎者生命教育專題講座暨展演活動」,藉由藝術展或動態展演等多元形式,邀請40位歷屆獲獎者至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分享自身生命故事,預計舉辦80場次生命教育講座,...
文教
2022年7月1日,適逢《動腦》創刊45周年,為此動腦雜誌在台北大直典華舉辦「2022國際創意論壇」,以「奉獻力」為主軸倡議台灣未來,透過生活、生產、生態、生命等「四生」課題,經由8場專講及3場座談,連結台灣與世界的未來。同時,副總統賴清德也特別透過影片進行3分鐘的專講,並感謝《動腦》...

如何成為團體中的小領袖?清華幼教系周育如副教授、系統神經所郭崇涵助理教授進行幼兒與幼鼠的跨物種研究發現,社交階級的形成從小就定高下,有些幼兒在團隊中自然而然成為小領袖,取得支配權,其勝負的關鍵並不在強勢的一方,而是弱勢方自願退出或放棄。換言之,只要堅持不放棄,就有機會成為贏家!
...
第46屆舊金山國際同志影展(Frameline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LGBTQ+ Film Festival)於6月26日舉辦頒獎典禮,臺灣短片《桶妝仙女》獲頒最佳敘事短片獎(Best Narrative Short Award),...

2022年總統教育獎旨在表揚以順處逆,力爭上游的學習精神。56位獲獎者在大專、高中職及國中、小校園裡皆樹立了翻轉困境、奮發向上的典範,每位勇者的背後都有一段激勵人心的生命故事。本週持續介紹陳念琴、李欣珉、莊千旻、黃安、王亮凱、楊景翔、洪琳惠等7位獲獎學生事蹟。
...

2022年欣逢動腦創刊45週年,舉辦「2022國際創意論壇」,定調「奉獻力」倡議台灣未來,將以翻轉產業及「四生」為課題,透過8場專題演講、3場座談,連結台灣與國際的未來。
回首45年,《動腦》創刊之始,寫下「文明的濫觴來自於動腦,大家一起來動腦,使我們的世界更美好!」經典創刊詞...

「你都嘛自己教得很爽,我們常常都聽不懂!」學生的話說得直白,毫不修飾,聽在林家弘的耳裡,像一隻穿心入肺的箭,痛得他無法閃躲,只能低頭思考,「過去我總以為,把課上得好很重要,卻忽略了學生能夠聽得懂、學得好,才是主要的目的。」但如何幫助學生聽得懂、學得好,特別是讓原本學習落後的學生,產生學習動機...

文化部駐洛杉磯臺灣書院與舊金山國際同志影展(Frameline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LGBTQ+ Film Festival)連續第三年合作,選映4部臺灣影片,包括《金錢男孩》、迷你劇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及短片《桶裝仙女》、《Kiss》,...

2022總統教育獎歷經嚴謹的評選過程,共有56名優秀學子獲獎,在每位得獎人身上,都能看到令人感動的故事, 以下介紹4位2022總統教育獎得獎學生,分別是鄭敍呈、王昊、連敏哲、黃宜萱的感人事蹟,他們奮發向上、不畏艱辛的優良表現,期能藉此賦予社會更正面的價值觀與正能量。
...

世界知名的前衛電子音樂節「Sónar」自6月16日起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展開為期三天的音樂盛會,今年音樂節首度與文化部合作,由臺灣電子藝術家veeeky演出作品《北冥姣麗》,活動首日將帶給觀眾奇幻的電音體驗。
新媒體藝術家veeeky(吳維佳)長年耕耘科技藝術及電子音樂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