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8/23 文/席輯/顧問
學者專家指出,國際公約明定宗教、信仰必須獲得絕對的保障,政府應尊重宗教修行團體的根源與本質,呼籲全民覺醒關注、監督法稅改革,政府應依職責做到有效救濟,平反人權迫害案件太極門案,否則人權就是虛幻的。台灣雖自詡為民主法治人權國家,但至今尚存宗教迫害事件,廣為國際關注。
西華盛頓大學副教授霍麗·福爾克博士長期致力於研究比較宗教及新興宗教活動,「我看到太極門案和其他同樣面臨整肅的宗教團體,非常非常相似!」像在法國,從1990年代中期以來,聖城Menderon一直有土地使用規畫的問題纏身。「因此,對於涉及台灣稅法的宗教團體,例如太極門,我深表同情。因為在這些類型的案件中,真正被評斷的其實是宗教的層面。換句話說稅務問題,只是一個把宗教層面帶出來的手段,為的是破壞該團體在社會上的形象,把它說成是一個假的團體,然後把該團體定罪!」
太極門修行預定地兩次遭違法拍賣不成被直接收歸國有,民主人權被踐踏,訴諸公理的無力更讓人心生絕望。宗教信仰自由、言論自由不可被剝奪,法國哲學家盧梭提倡「天賦人權」,歷史證明天賦人權要靠不斷爭取奮鬥才能得到。太極門不是在為自己爭取利益的,誰知政府發動了宗教掃黑的政治整肅,讓檢察官製造假案起訴一個無罪無欠稅的宗教文化修行團體。10年後,真理與正義獲得勝利,三審均獲無罪無欠稅的判決,讓台灣走回民主正義的道路上!好景不常,被國稅局官員竟說法院的判決不算,繼續用違法的假稅單迫害,再被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兩次拍賣無罪無稅宗教團體的修行聖地,拍賣不成再直接違法沒收修行聖地,讓這些政府單位的官員皆大歡喜,領到高額績效獎金,這是民主國家的的官員應有的素養嗎?
《寒冬》雜誌主編暨義大利社會學家馬西莫·英特羅維吉(Massimo Introvigne)指出,臺灣在1987年解除戒嚴後,雖看似有宗教與信仰自由,但在後威權時期,一些被懷疑不支持執政黨的團體仍被迫害與歧視;1996年臺灣首次總統直選,太極門因此受池魚之殃。太極門案的刑事訴訟雖早已在2007年結束,最高法院宣判所有被告無罪、無欠稅,國稅局卻仍對太極門開立捏造的稅單。後來所有其他五個年度的稅單都被更正為零,與刑事判決結果一致,唯獨1992年度的稅單,因2006年的行政訴訟搶在刑事之前不公地判決,而導致2020年太極門在苗栗修行聖地被扣押、拍賣,並收歸國有。全球太極門弟子因而群起抗議,才讓太極門案泛國際化,也引發世界各地學者和人權倡議者共同呼籲臺灣政府,以政治方式解決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