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總統公開信: 力抗中國壓力、依賴

因梅姬颱風過境,民進黨取消28日的30週年黨慶活動,總統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9日發布公開信表示,會力抗中國壓力、擺脫對中國過度依賴,發展和其他國家的關係;這是蔡英文就任總統以來,首度以強硬言詞闡述兩岸關係。對此,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發言人崔葛瑞斯重申,鼓勵兩岸在尊嚴與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建設性對話。

蔡英文以黨主席的身分發表給民進黨員的公開信中指出,我們要力抗中國的壓力,要擺脫對於中國過度依賴,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我們要形塑一個健康、正常的經濟關係,在低迷的經濟循環中,找到新的發展動能。我們要在政治與社會轉型過程中,尋求公平正義。

蔡英文表示,30年來民進黨與台灣人民共同經歷了風風雨雨,民進黨三個字,始終代表一股改變社會的力量;我們在2016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獲勝,是人民對改變和進步的殷切期盼。這幾個月來,年金改革、長照、產業轉型、財政困境、勞動權益、非核家園,需要改革的項目一件一件不斷地冒出來,我了解大家的焦慮,不過請大家相信民進黨不會屈於現實的壓力,而放棄理想。

在推動這些改革的當下,我們也面臨了一些難題;一向與勞工作伴的民進黨,如何增加勞工的保障,同時不衝擊到中小企業?兆豐案顯現出監理能力不足以及公眾信任的薄弱。而監理機關如何擺脫封閉的結構,真正為人民把關?此外,年金改革是全民的期待,然而如何不挑起社會對立,成功導引社會共同走向改革的道路上?這些都是民進黨面對的難題。所以,為了改革能夠成功,接下來我們會再一次整理、協調和整合決策機制,決策不僅要更周延,更要明確而快速,這個部分,我們會讓人民看見。

此之,我也知道有一些公民團體原本準備在30週年黨慶時來抗議,對於這些抗議,我們坦然面對,誠意處理。30年來民進黨幫台灣爭取的不正是這樣一個可以自由表達意見的社會嗎?民進黨的態度不會因為我們執政了而有所改變;這才是民進黨的精神。

民進黨30年前創立時,最重要的目標是推動民主政治,現在我們做到了;接下來30年,我們在民主基礎上,為台灣打造一個繁榮、安全與公義的社會。我們就是改變台灣的力量,要堅持、要勇敢,要有捨我其誰的決心。政治之道無他,承擔就對了,我會帶領這個政府,就像當年帶領民進黨走出困境,把國家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我們會繼續前進,繼續進步。【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