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上路半年 稅收達成率不到二成

財政部賦稅署公布房地合一課稅,截至6月底止,個人申報房地合一新制共6761筆,自繳稅額約3.9億元,遠低於政府當初預估目標8,400件、稅額20多億元,稅收達成率不到二成。

今年1月1日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制度正式實行,財政部27日公布各區國稅局受理個人房地合一新制申報案件統計,至6月底止申報共6150件、6761筆交易;其中有近7成、4,569筆因申報虧損,一毛錢都不用繳,比率高達67.6%,平均每筆稅額只要繳17.79萬元,因此與之前預估的20億元相差甚遠。

據賦稅署統計,繳付房地合一稅的案件有989筆因持有一年內即賣出,課徵45%稅率、有690筆是持有一年以上,未滿二年內賣出,適用35%稅率、至於自住房屋超過六年以上出售,適用10%優惠稅率,上半年適用案件僅8筆;針對已申報的4,569筆不用繳稅者,則因虧損或是出售持有6年以上自用住宅,因所得未達400萬元門檻,不用繳稅,此部份比率占67%;換言之,有三分之二不用繳稅。

先前財政部預估房地合一稅一年會有8,000多筆申報件數,稅收約20多億元,不過以上半年情形來看,申報件數雖與預估數差距不大,但金額卻遠遠低於預期;對此,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王綉忠研判,和景氣有很大的關係且目前房價較之前低,加上今年新稅制上路,讓不少人提前在去年底前交易,以便適用舊制,稅收也不如預期。【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