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司法改革 學者律師法官齊獻策

蔡總統提名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引起各界熱議,司改的權限歸屬及組織定位,再度浮上抬面,台灣法學會憲法行政法委員會日前舉行「談推動司改的權限歸屬、組織定位與司法首長人選」座談會,邀請法學教授、法官及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代表提出司改建言,希望喚起社會各界重視。

座談會主持人、東吳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明修提到,從民調顯示,人民對檢察官與法官不信任,高達七、八成,對於從事司法工作的人來說,是極大的羞辱。他建議司法機關不需立太多銅像,可以立紀念碑,上面寫著這是一個恥辱碑,有高達八成人民對司法不信任,當法官或大法官在開會前,都仰望它反省著,人民不信任,我們在這裡做什麼?道出對司法改革深深的期望。

中正大學法學院教授李仁淼指出:「現在改革是最好時機!」過去司改為何不成功?是因為立法部門沒有配合,沒有完整國會調查權,怎麼知道要改什麼!他認為要討論司法改革,就要先探討司法機關的定義,嚴格來說,司法機關應指解決具體紛爭,確立法律作用之機關,檢察機關不是司法機關,檢察機應屬行政機關,但法官法第十章卻把檢察官也納入,釋字第530號已明確表明所有機關組織法於該解釋後兩年內檢討修正,反觀日本的司法改革準備周延,人民支持參審制及死刑判決,並有檢察審查會,當檢察官對政治事件不起訴,可藉由法官代理檢察官起訴。日本檢察官起訴案件定罪率是九成,由政治部門主導司法改革,不能急就章。至於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 5 條規定,司法院設大法官15人,並以其中1人為院長、1人為副院長,由總統提名。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既兼大法官,依司法院組織法第4條規定,曾任實任檢察官或法官15年以上而成績卓著者,或研究法學,富有政治經驗,聲譽卓著者等。且具有前項任何一款資格之大法官,其人數不得超過總名額三分之一。總統提名司法院正副院長應遵守該條規定。

台大法學院副教授林明昕以「剪不斷,理還亂」為題指出,曾有大法官告訴他,中華民國憲法在南京制定,當時就有司法官抬棺抗議過,所以中華民國制憲、行憲之後司法從沒有安靜過。他認為司改方向如朝修憲著手,是很困難的,因依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規定,需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需經300萬人投票就很困難。可行方式是明定檢察官的定位,司法院和法務部的權限劃一,司法行政業務全歸法務部,司法院最小化,亦即局限在司法審判機關,司法判例整理.法規制定權及法律統一解釋歸司法院,檢察官交由最高法院檢察署掌管,不必修憲。法案統一由司法院提出,組織不變更,所變動的是整合。

林明昕再指出,司法院正副院長是否因政黨輪替而有所變更,在於其功能如僅在輔助審判,政治性組織低,主要在負責釋憲,其次是兼辦監督司法審判業務,不負政治責任,不因政黨輪替而影響,但如果既是審判監督機關,又是大型司法行政機關,應負政治責任,應於政黨輪替時更換,其任期不受保障。並指出應修正大法審理案件處理法,規定司法院正、副院長出席大法官會議,但不得干涉,釋憲交由其他大法官13人處理。

桃園地方法院法官錢建榮分析,蔡英文總統提出很多司改政見,如能達成1/3就很不容易,而提名謝、林為司法院正副首長是「兩個阻礙改革的大支柱擋住改革」,錢建榮強調:「我可以保證連一項司改政見都做不到」;他提到在2012年,有7個法官組成「改革最高法院聯盟」,提出 10個訴求,其中之一是最高法院法官廢除秘密分案,卻引起最高法院法官的反彈,司改不成功,最高法院要負一半責任,他贊成在總統府設非常期性的司法諮詢委員會。至於司法院正副院長可藉法官人選調控權,決定個案的審理,權力大,依大法官審理案件處理法第16條規定,司法院正副院長是首席大法官,權力伸進憲法解釋,所提名者應具有憲法意識及保障人權之人,謝文定及林錦芳先後擔任司法院秘書長達六年至今,司法院秘書長一職,集政策及執行於一身,其重要更甚於副手,卻是司法公信最低落時期,其提名不能大意。

東吳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胡博硯指出,人民投票給新政府,對新總統期望很高,但是「做這樣的決定一次就是扼殺自己的權威一次」,胡博硯表示1999年以來,司法僅小幅進步,幾乎是原地踏步,就以應遵守偵查不公開規定而言,現在仍是偵查的同時,卻以即時新聞播出,行政法院審理時,無兩造當事在場,沒有人滿意,法官的遴選以司法官訓練所訓練期別來安排,望之進步也難;台灣以五權憲法設立五院,是拼裝制度,依憲法第77條規定司法院職司審判,而目前的司法院是以行政連結審判業務,即不掌管審判,卻專注處理行政業務,向立法院提出法案,其不合理不言而喻。

黃帝穎表示,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北、中、南部律師都質疑謝文定及林錦芳的憲法意識,未來如何做出法治國家基本價值解釋;司法人事不是司法院或考試院單方可決定,依憲法第44條總統在調解五院間爭議,因之,司改會設在總統府,並無不當。

現場有民眾提問,在各界反對聲浪下,新總統會收回司法院正副首長提名嗎?錢建榮法官回答:希望這兩位可以自動婉拒提名,是最適合的方法。【記者 吳振昕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