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銀行在7月26日發表的一項預測報告表示,由於第二季供應中斷和需求旺盛的影響,世界銀行將2016年原油價格預測從每桶41美元上調至43美元。
受供應中斷、特別是加拿大山火和奈及利亞石油設施遭襲的影響,2016年第二季油價上漲37%。根據這一形勢發展,世界銀行最新《大宗商品市場前景》報告上調了預測,預計2016年下半年油價會小幅上漲。
儘管2016年第二季油價和許多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恢復,但世界銀行跟蹤的大多數大宗商品指數預計今年都會下跌。造成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是供應居高不下,而就包括能源、金屬和農業原材料在內的工業類大宗商品而言,主要原因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前景乏力。不過,大部分降幅預計將小於4月期報告預測的降幅。
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在內的能源價格預計2016年下跌16.4%,比4月份預測的19.3%降幅趨緩。金屬礦產、農產品和化肥等非能源大宗商品預計今年下降3.7%,比上期報告預測的5.1%降幅趨緩。
《大宗商品市場前景》專題指出,由於能源占農業生產成本10%以上,能源價格波動一直是影響糧價波動路徑的一個主要因素。能源價格在2015年下跌45%,預計今年將再度下跌。在2011年至2016年糧食類大宗商品和大豆價格32%的可能降幅中,約1/3源於能源跌價的影響。
世界銀行《大宗商品市場前景》季報於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出版,報告提供對包括能源、金屬、農產品、貴金屬和化肥在內的主要大宗商品組別的詳細市場分析,並與歷史價格資料一起呈現對46種大宗商品至2025年的價格預測。【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