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菁英呼籲政府:平反太極門假案 終結信仰迫害

在全球關注宗教信仰自由與人權保障的時代,太極門假案持續成為台灣民主法治的一面鏡子。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與志工齊聚全民公審「各界菁英呼籲政府:平反太極門假案 終結信仰迫害」直播頻道,從公共安全、人權觀察、國際志工及宗教文化等面向,共同呼籲政府正視並平反太極門假案,終結長達近三十年的信仰迫害,讓良心與正義重返台灣社會。

學者籲良心覺醒 化解人類危機

消防署與高雄國際航空站災害搶救諮詢顧問、陸軍官校助理教授暨交通大學環境工程所博士劉明哲指出,面對氣候、戰爭與價值崩解等多重危機,人類更須修良心、練正氣。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六十年來帶領弟子走遍五大洲,透過「世界之愛和平鐘」傳遞真愛與希望,促成多國元首以鳴鐘祈願實現和平。

然而,1996年政府以「宗教掃黑」為名製造假案,違法起訴並課稅,對太極門造成嚴重迫害。劉明哲強調,最高法院已於2007年判決確定太極門無罪、無稅,監察院也認定行政部門侵害人權。國際宗教社會學者艾琳‧巴克更指出,此案已成為民主法治的恥辱。劉明哲呼籲政府落實憲法與兩公約,保障宗教信仰自由,讓太極門能繼續弘揚正道、濟世助人。

以愛化痛 以信仰照亮未來

國際志工陳琦芸分享,她曾參與教宗方濟各告別禮,深受其慈悲與寬恕精神感動。陳琦芸指出,宗教的本質在引導人心向善、療癒創傷,但當前全球仍有超過3.1億信徒因信仰遭迫害。身為太極門弟子,她深刻體會信仰被誤解與壓迫的痛楚。

陳琦芸強調,太極門師徒將傷痛轉化為推動和平的力量,以良心為核心,凝聚願力開創和平文化。2024年5月,洪道子博士再次與時任教宗方濟各於聖伯多祿廣場會晤,共談良心與和平,並致贈良心論文集,及分享推動良心日的成果,教宗豎起大拇指認同與肯定。陳琦芸呼籲,台灣若要成為真正的民主法治國,應立即平反太極門假案,歸還修行聖地,讓信仰者能安身立命、繼續播種良善。

揭開戒嚴陰影 守護信仰自由

人權觀察員吳至中從歷史與人權角度指出,宗教迫害往往與政治濫權並行,從古羅馬帝國到二戰後的世界各國皆有前車之鑑。台灣在戒嚴時期以《檢肅匪諜條例》壓制宗教自由,導致諸多冤案。

他指出,1996年以「宗教掃黑」為名的太極門假案,其實延續了戒嚴時代的整肅模式,至今仍未完全平反。當年負責偵辦此案的侯寬仁檢察官不僅未受懲處,甚至升官,反映出人權保障的嚴重倒退。吳至中表示,台灣若不徹底落實《兩公約施行法》,將失去自由世界的信任。他呼籲全民監督政府,確保人民能真正享有「信仰、言論、免於匱乏、免於恐懼」四大自由。

國際視野下的省思 以良心守護多元

NGO國際志工梁韻婷從國際經驗指出,宗教信仰自由在各國呈現不同挑戰。比利時等西歐國家雖強調人權,仍存在對宗教信仰的限制;沙烏地阿拉伯因政教合一導致信仰受限;加拿大則以憲章保障多元信仰、設立人權委員會防止歧視。

梁韻婷反思台灣現況,指出少數宗教信仰的需求仍被忽視,太極門假案更是民主信仰自由的傷口。梁韻婷強調,唯有以良心為本,保障宗教多元與人權尊嚴,宗教才能回歸療癒人心、促進和平的使命。

良心覺醒 讓正義回歸台灣

從劉明哲博士的人道關懷、陳琦芸的信仰見證,到吳至中的人權檢討與梁韻婷的國際省思,四位嘉賓共同指出:太極門假案不僅是一樁人權迫害,更是民主法治與人權價值的考驗。

他們呼籲政府勇於糾正司法與行政不公,落實《兩公約》精神,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唯有以良心為本,還原真相、平反冤屈,台灣才能成為真正以正義與自由為榮的國家。

【記者蔣台榮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