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計總處7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03%,較3月略為放緩,仍連續第二個月突破2%通膨警戒線,顯示通膨壓力持續存在。前4月CPI平均年增2.15%,其中,外食、房租以及水果等價格漲勢最為顯著。
主計總處表示,4月CPI上漲主要是受食物類價格持續攀升所帶動,食物類年漲幅達4.34%,其中,水果價格因供量減少年增25.26%,番石榴價格暴漲99.4%,香蕉大漲60.18%。肉類上漲4.46%,豬肉價格上升5.36%,麵包以及蛋糕等穀類製品漲3.38%,外食費由上月的3.28%漲至3.48%。
除食品外,其他類別也有不同程度上漲。雜項類價格上漲2.85%,主要受金飾及珠寶漲8.26%、香菸與檳榔等菸酒類品項上漲所致;居住類價格上漲1.89%,其中房租漲幅2.4%,住宅維修費上揚2.06%。醫療費用上漲2.39%,受診所掛號費、病房自付費以及看護費用調漲影響。
在教養與娛樂方面,補習費與學習費上漲使教養服務費用上升2.05%,娛樂服務上漲0.97%。仍有部分項目價格下滑,如蛋類年減9.93%、油料費下跌3.74%、通訊費減少2.13%,交通以及通訊類整體下跌0.76%,為物價提供一定程度緩衝。
在核心CPI方面,若扣除蔬果後的總指數上漲1.50%;再剔除能源影響之後,核心CPI上漲1.66%,與上月相近。按商品性質區分,商品類年增2.07%,其中,核心商品上漲1.25%;服務類上漲2.00%,外食費、醫療費用、房租與教養服務費用成為主要推升因素。
前4月平均CPI年增2.15%,其中,商品類上漲2.24%、服務類上漲2.09%;若排除蔬果與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幅為1.64%,顯示物價結構性上漲壓力仍在。
從國際比較來看,根據3月數據顯示,台灣物價年增2.32%,低於美國(2.4%)、歐元區(2.2%)及南韓(2.1%),明顯高於香港(1.4%)以及新加坡(0.9%),中國則年減0.1%。【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