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因應美國近期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中國自4月4日起對七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根據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公告,釤、釓、鋱、鏑、鑥、鈧、釔等關鍵稀土產品出口須申請許可,並詳述最終用途,涵蓋從礦石原料到終端製品,具有高度針對性與戰略意涵。
中重稀土素有「工業維他命」之稱,廣泛應用於半導體、軍工、風電、電動車及5G設備。當中,鈧與鏑為聲波濾波器與高性能磁體的關鍵材料,對晶片製程與儲存技術至關重要。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3年美國半導體產業約35%的稀土仰賴中國供應,鈧進口比重更高達45%。若供應中斷,恐使相關元件成本短期內上漲20%至30%,並拖延晶片研發進度。
這是中國自2010年以來第三波升級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從控制基礎礦物逐步延伸至高階應用材料,已構築起涵蓋「資源—加工—應用」的三層戰略防線,顯示其在科技主權競爭中的關鍵地位。當前,中國不僅掌握全球約67%的稀土產量,更擁有超過80%的中重稀土儲量及85%的冶煉與分離產能。福建、廣東等地的稀土回收與新材料產業園技術成熟,進一步強化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談判優勢與產業主導權。
面對風險升高,美國啟動《國防生產法》擴大本土開採,並聯手澳洲、非洲等盟友分散來源。然而CSIS與蘭德公司警告,建立替代供應鏈至少需3至5年,期間仍受限於高成本與技術門檻。短期內仍難擺脫對中國稀土的高度依賴,中美貿易戰正快速升級為戰略資源的科技博弈。【記者 成曉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