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資源調查」,受少子女化趨勢與高等教育普及影響,113年青年就業者跌破200萬人,為199.6萬人,較103年209.9萬人減少10.3萬人,其中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者131.4萬人占65.8%,較103年分別上升11.7萬人及8.8個百分點。
勞動部為了解青年勞工就業狀況,於113年10至11月期間,以參加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職業災害保險之15-29歲本國籍受僱青年勞工為調查對象,辦理「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於114年3月31日公布。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青年勞工現職工作以月薪制占7成6最高,7成2青年勞工曾獲加薪,加薪原因主要以「公司全面調薪」為多。113年受僱青年員工月經常性薪資之平均數及中位數各為3.4萬元及3.1萬元,112年總薪資各為51.5萬元及45萬元。
工時部分,每週40小時~未滿41小時占73.2%最高,有關加班部分,約65.6%青年勞工沒有或很少加班,而加班之34.4%,有時或經常加班者平均每月加班13.3小時。
初次尋職平均尋職時間為2.1個月,以「工作穩定性」及「薪資及福利」為主要考量,逾半數未遇困難。其餘「通勤方便」、「能學以致用」、「能學習到知識技能」占比亦均約3成。 而應徵現職工作時,提出薪資期望之原因以「已經設定理想的薪資水準」、「已知道一般薪資行情」之比率較高。
有關職涯發展,66.1%青年勞工想續任現職,打算轉換工作主因為「薪資及福利不符期望」。2成青年勞工有打算到海外工作,以至「東北亞」、「美國、加拿大」較多,其中有打算到海外工作者男性占21.4%,高於女性19.3%。
勞動部為協助青年就業,自108年起至111年整合部會資源推動「投資青年就業方案」,因應產業趨勢與人力需求,提升就業能力,並於112年至115年推動第二期,依青年就業核心議題提供因應協助措施。
針對15歲至29歲未在學且未就業連續達90日以上的初次尋職青年,推動「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提供尋職期間就業協助及尋職津貼,於求職期間就業滿一定期間,可申領就業獎勵金,鼓勵青年積極尋職與穩定就業。
另因應產業發展及就業市場需求,針對離校青年辦理青年專班,結合企業用人需求,推動「青年就業旗艦計畫」,補助企業辦理做中學工作崗位訓練,並與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合作推動「產業新尖兵計畫」,鼓勵青年參加國家重點產業相關課程,以提升職場競爭力,相關課程資訊歡迎至台灣就業通網站(https://www.taiwanjobs.gov.tw)查詢。【記者 姜芮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