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積極推動性別暴力防治計畫 營造暴力零容忍的社會環境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行政院會今天(6日)拍板「性別暴力防治國家行動計畫(2025-2027年)」,將落實高中以下學生,每學年接受至少4小時性別暴力防治課程,以提升學生身體自主權及防治意識;此外,並研擬延長兒少性侵害案件追訴權時效。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相關部會應依權責強化各特定群體之性別平等及暴力防治意識,營造暴力零容忍的社會。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於行政院會聽取行政院性別平等處「性別暴力防治國家行動計畫(2025-2027年)」報告後表示,特別感謝全國女性在各專業領域的努力與傑出表現,推動台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台灣最大的溫暖力量。卓榮泰代表行政院向全國女性同胞表示敬意,祝福大家充實愉快地度過婦女節。

卓榮泰指出,營造性別平權的社會,是國家的責任,請教育部及衛生福利部完善校園,及社會相關宣導及防治策略,相關部會應依權責強化各特定群體之性別平等及暴力防治意識,營造暴力零容忍的社會。

卓榮泰請衛福部建構有效、友善及可信賴的被害人服務體系,並建立調查研究中心,強化性別暴力相關調查研究及深化應用;同時,請法務部偕同司法院優化司法友善環境,並規劃檢討加害人處遇措施,避免再犯。

卓榮泰感謝各單位及民間團體在計畫研提過程中提供寶貴建議,請行政院各權責部會協同司法院與地方政府,積極推動本計畫,營造性別暴力零容忍的社會環境,讓所有性別者可以安心無懼、自由追尋夢想。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規劃,首部國家級「性別暴力防治國家行動計畫」將有4大議題,各自有不同執行內容與指標,目標將分為保護兒童少年,友善性別多元,數位/網路性別暴力防治等3大部分。在保護兒童及少年上,將落實高中以下學生,每學年接受至少4小時性別暴力防治課程;至於在司法上,將落實司法詢問員制度,協助兒童使用司法資源,及研擬延長兒少性侵害案件追訴權時效。【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