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調查:3成7勞工每月加班近15小時

勞動部今(22)日公布最新勞工生活及就業概況調查,去年有加班(延長工時)的勞工占3成7,平均每月加班14.7小時,其中製造業加班時數最高平均每月20.4小時,不動產業以18.8小時居次。此外,勞工有兼職(差)者占4.9%,主要原因為須多份工作收入才能應付生活開銷。

為了解勞工工作狀況、對工作環境感受及職涯規劃等情形,勞動部以參加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職業災害保險之本國籍受僱勞工為調查對象,按年辦理「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去(113)年總計回收有效樣本4,085份,並於今日公布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勞工對於整體工作感到滿意者比率占74.6%,與112年相當,其中,以「性別平等工作」97.5%最高,其次為「主管對員工的關切與照顧」94.5%、「同事間的相處與友誼」94.4%;而對工作感到不滿意者,以「人事考核升遷制度」77.2%居首,其次為「工資」64.8%、「員工教育訓練」55.1%。

在加班調查方面,近一年(112年6月至113年5月)有加班的勞工占36.6%,平均每月加班14.7小時,依行業別觀察,以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業占53.3%最高,其次為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占52.1%;若以時數來看,以製造業平均每月20.4小時最多,其次為不動產業18.8小時、農林漁牧業18.3小時等。其中,每次均有領到加班費或換取補休者占85.3%,較112年上升0.7個百分點。依行業別觀察,沒有領到加班費或換取補休者之占比,以不動產業33.7%最高,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金融及保險業、支援服務業、教育業亦逾2成。

另外,調查也顯示,勞工近一年曾在下班後接獲服務單位以電話、網路、手機App或Line等通訊方式交辦工作占25.5%,較112年上升1個百分點,而接獲交辦且當下就執行工作者占9.5%,執行工作地是回服務單位者占3.2%,在非服務單位執行占7.5%,其中後者平均每月實際執行工作時數為3.1小時。

該項調查也顯示,勞工規劃退休後之生活費用來源為「勞保老年給付及勞工退休金」,高達4成4;已規劃退休年齡者所規劃之退休年齡平均為61.2歲;勞工有兼職(差)者占4.9%,主要原因為須多份工作收入才能應付生活開銷;勞工希望工作型態仍以週休2日為主;勞工需於夜間工作者約占1成。【記者 王釋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