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7

2025年元旦假期剛過,國人開始規劃春節假期,登山成為民眾喜愛的活動。攀登玉山還被許多人列為人生清單的重要一項。台灣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台灣寶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估計有200多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峻嶺,可以算是世界第一的紀錄。這些上天贈與的禮物,讓國人盡享大自然美景,在探訪山中精靈之際,記得留給下一代純淨的山林。
特別邀請吳康文醫師暢談「無痕山林運動」,吳康文醫師曾任台北市立和平、仁愛、忠孝醫院院長,他自中國醫藥大學畢業,還留學美國、日本,對醫學界貢獻卓著。吳康文醫師氣色紅潤,說起話來中氣十足,平日在太極門練氣養生,高齡81歲還考上中華民國領隊、導遊證書。近年陸續出版《漫談登山安全》,希望國人親近自然,怡情養性、身心健康,平安回家,而且記得留影不留痕。
吳康文醫撰文介紹「無痕山林運動」以及七大準則和行動概念:
源起於美國「無痕旅遊概念」(Leave No Traca、簡稱LNT),台灣提倡「無痕山林運動」,推動七大準則和行動概念,教導民眾對環境大自然正確觀念和技巧,使自然界的衝擊降到最低。
一、事前充分的規劃和準備:
蒐集當地的相關資訊,做好適當的計畫和準備、衣物及裝備的考量、食物的準備,隊伍成員的組成及風險管理意外應變,避免因瞭解不夠、準備不足,造成衝擊。
二、在可以承受地點行走宿營:
- 走在指定之步道上,不走捷徑,留下最輕的足跡,縱使泥濘或潮濕的步道,也不另闢平行小徑(草地地或泥土地)。
- 若必須穿越沒有鋪設或自然度較高的原野地區,選擇較堅實的地表,以減低對植被及地表的衝擊傷害。
- 隊伍形成一列縱隊,不併行,走在主要步徑上。
- 應儘可能避開稀有動、植物棲地、保育地等環境脆弱敏感地區。
三、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及衛生。
- 攜帶適量夠足的食物或裝備。
- 帶出所有攜入的物品。
- 果皮是自然物,可遺留於當地當養分,是錯的。
- 垃圾攜出或妥當處理,不可成為野生動物之食物。
四、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
- 勿取任何資源或物件,占為己有。
- 保留步道上之自然遺跡和風貌及器物。
五、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 不輕易生火,使用現成之生火地點。
- 營火木燒盡的燃物,宜徹底撲滅,不留遺溫炭火。
- 使用現代化火爐,增加安全。
六、尊重野生動植物,加強保育:
- 不影響其生活習慣。
- 不餵食野生動物。
- 有距離的觀察,不可驚嚇。
- 減少行動電話的使用。
- 避免聲響,擾亂動物。
七、考量及尊重其他山林使用者或過客:
- 分享山林樂趣,減少聲音、讓路先行、上下有序、不占步道。
- 席地而坐,小心坐壞壓死植披。
- 隨時審慎反省,自己之行為對自然或他人有影響嗎?
總之,除了攝影、足跡、回憶以外,什麼都不留,歡樂健康愉快留在身上。
【文:吳康文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安和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