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解決垃圾裸露 政院3年投入12億元、年底前提出SRF管理辦法

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聽取環境部所提處理裸露垃圾方案及SRF(固體再生燃料)體檢輔導成果與加嚴標準未來規劃,拍板3年12億協助地方政府處理,盼2026年底解決垃圾山問題,並請環境部加強管制SRF製造、使用,加嚴空氣污染排放標準,建構高標準SRF管理規範。

卓榮泰指出,全國各縣市24座焚化爐自2017年起陸續進行整改,過渡期間有部分垃圾需進入掩埋場處理,2023年裸露垃圾飆至84萬噸,攀上年度高峰,截至今年9月底裸露堆置垃圾量仍有73萬噸,對環境衛生與國土永續造成影響。

卓榮泰強調,儘管垃圾處理依地方制度法規範屬地方事務,但中央無法迴避責任,為維護環境及國人健康,環境部預計分3年投入12億元經費,全力協助地方政府,務期於2026年底達成妥善處置裸露垃圾目標,並持續推動源頭減量、落實回收等策略,從根本解決問題。

環境部表示,環境部除督導地方政府提出分年處理目標並定期召開進度追蹤會議,導入AI治理手段管考地方執行進度,並補助地方辦理裸露垃圾妥善覆土及強化掩埋場防災監控設施,並要求環境敏感區掩埋場及轉運站不再收受廢棄物或調整為倉儲型室內轉運。

環境部指出,目前裸露垃圾量前4名的縣市是新竹縣、屏東縣、南投縣與桃園市,各縣市都積極去化垃圾中,其中新竹縣新設焚化爐預計年底試車、明年運轉,南投縣也正努力處理設置焚化廠的問題,加上其他縣市焚化爐整改陸續完成,焚化量能將陸續恢復,能顯著解決失衡問題。根據環境部資料,國內焚化處理設施預計至2027年將達到29廠,總處理量能達700萬噸/年,亦可加速全臺垃圾去化處理。

此外,卓榮泰請環境部加強管制SRF製造、使用,加嚴空氣污染排放標準,建構高標準SRF管理規範。對此,環境部表示,過去3個月全台動員體檢輔導,將依照本次SRF體檢發現的問題,透過源頭管制、製程規範、排放標準、監檢測等4面向精進管理,持續完善SRF相關法令作業,以維護環境品質,建構SRF轉廢為能良好的發展環境。

另外,環境部將在年底前提出SRF管理辦法,提升管理法令位階,規劃方向包括新增網路申報項目、建立第三方驗證制度、CCTV設置查看等。另對於SRF使用廠空氣污染排放的重金屬、戴奧辛,將統一採最嚴格的大型焚化爐標準,並加測戴奧辛前驅物及檢測頻率,希望能提升SRF的產業水準,相關法規預計2024年底發布。【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