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幣基金 (IMF)下調對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並警告戰爭和貿易保護主義等風險正在加速,儘管該組織讚賞各國央行遏止通膨沒有讓各國經濟陷入衰退。
IM22日公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稱,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速度為3.2%,與7月預測一致,不過,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速度從先前預測的3.3%下調至3.2%,另預估明年全球通膨率將從今年的5.8% 降至 4.3%。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 (Pierre-Olivier Gourinchas) 指出,「儘管通膨方面有好消息,下行風險正在增加,現在主導著前景。」該組織警告,既然通膨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全球決策者將會面臨來自世界經濟成長速度的新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 (IMF)指出,在就業市場狀況正常化、供應衝擊緩解之際,積極影響的貨幣政策是降低通膨的關鍵,所有都有助於避免全球經濟衰退。
各國央行須保持警惕全面降低通膨,由於每些國家的薪資趕上生活成本上漲,服務業通膨還保持在新冠疫情前的近一倍,以致巴西和墨西哥等幾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通膨壓力攀升。
報告提及,雖然這一次通膨預期仍穩定,但下一次恐更加困難,食品和能源成本在家庭支出中占比例較大的低收入國家,對可能導致更高通膨的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更加敏感。較貧窮的國家已承受著償還主權債務的更大壓力,這可能進一步限制公共計畫的資金。
另金融波動加劇是全球經濟成長的另一個威脅。IMF認為,8月發生的市場突然拋售為籠罩經濟前景的關鍵風險。雖然日圓利差交易平倉與美國就業市場數據弱於預期8月導致的股市短暫拋售迄今已穩定,擔憂情緒依然存在。
今年夏天金融市場再次出現波動,加劇適當貨幣政策立場的擔憂。在對抗通膨的最後階段,全球金融市場可能會面臨更多挑戰。若潛在通膨仍然頑固,市場動盪和蔓延是一個關鍵風險——對於那些已經承受著主權債務高企和外匯市場波動壓力的低收入國家來說,這是一個關鍵風險。
其他下行風險則包括地緣政治擔憂,尤其是中東衝突和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飆升。IMF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可能進一步萎縮、利率在過長時間內維持在過高水準,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皆為對繁榮的其他威脅。
長期來看前景黯淡。IMF預測至2020年代末,全球經濟年增率將達到3.1%,為數十年來的最低水準。
在主要經濟體方面,IMF預估美國今、明年經濟成長速度為2.8%與2.2%,較先前預測有所上調,主因是消費強勁。該組織下修明歐元區經濟增速至1.2%;英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 1.1% 、 1.5%,其中,今年的成長速度比7月小幅上調0.4個百分點。在中國方面,因房地產行業疲軟、消費者信心低迷,今年經濟成長預測自先前的5%下修至4.8%,2025年的經濟成長速度維持在4.5%預測不變。【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