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部15日表示,動力手工具去年第4季產值已轉為正成長,113年1月產值達新台幣22億元,因低基期因素成長達57.9%;此外今年首季出口值為1.71億美元,年增5.2%,結束連2年負成長,經濟部表示,今年產業能恢復成長動能。
動力手工具以手提操作的動力工具,應用於建築工程、居家修繕與汽車維修,主要區分為以氣動打釘機、氣動板手為主的氣動手工具,及電動手工具,如電鑽、電動螺絲起子、電鋸;根據統計,動力手工具業近6成工廠主要集中在台中市,並以中小企業為主。
經濟部統計處15日發布產業經濟統計表示,台灣動力手工具業產值自民國99年起已連續12年呈正成長,近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帶動民眾居家修繕及DIY市場需求成長,加上疫情影響船期塞港,客戶超額下單等因素,110年產值達到新台幣317億元,創歷史新高。隨著國外疫情趨緩,DIY市場需求而減少,加上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衝擊美國房地產及修繕市場需求,歐美客戶端庫存偏高,下單轉趨保守,以致動力手工具111年及112年產值皆為雙位數衰退,分別年減16.1%、21.6%,連續2年負成長。
統計處指出,客戶庫存逐步去化,加上業者積極開發新品,推升訂單逐步回升,112年第3季產值減幅明顯收斂,年減6.9%,第4季更由負轉正,年增4.3%。今年1月產值更達22億元,年增57.9%,成長主因是去年1月適逢農曆春節,比較基數偏低。
台灣動力手工具以出口為導向,近年直接外銷比率約占9成。根據海關出口統計,113年第1季動力手工具出口值為1.71億美元,年增5.2%,結束連續2年負成長。就出口產品別,以氣動手工具為大宗,113年第1季出口金額1.01億美元,占比近6成,年增4.6%;其他動力手工具及零組件出口4900萬美元,占比28.9%,年減1.8%;電動手工具出口2000萬美元,年增31.6%。
就出口國家別觀察,以美國為最大外銷市場,113年第1季對美出口金額8200萬美元,占47.8%,年增7.9%;中國大陸及香港次之,占比7.5%,年減4.3%。
德國超越日本,成為動力手工具第3大外銷市場,占比6.3%,受惠於廠商開發電動手工具新品,以及促銷活動挹注,年增58.7%,成長表現最為亮眼;其後依序為日本(占5.5%),年減21.1%及比利時(占4.0%),年增13.5%。
展望今年,全球景氣緩步回升,廠商接單將逐步改善,以及國內廠商持續開發新產品,預期今年動力手工具業產值可望恢復成長動能。【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