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退出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 北約跟進

俄羅斯7日宣布正式退出1990年簽署的重要安全條約《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CFE),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隨即跟進,但北約承諾將持續「降低軍事風險,並避免誤解和衝突發生。

CFE條約是在冷戰末期,由北約和華沙公約組織(WTO)共同制定的,旨在削減雙方在歐洲地區常規武裝力量的條約,避免兩大軍事集團在對方的邊境附近集結軍隊,對另一方發動襲擊。北約和華約的22國首腦於1990年11月19日在巴黎簽署,1992年11月9日正式生效。當時CFE條約被視為化解華約在常規武力、人數方面佔據絕對優勢的有效措施之一,但近年已名存實亡。

條約對2大軍事集團的各類常規兵器總量、核查方式等作規定。華約解散和蘇聯解體後,1999年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領袖會議通過《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修改協議》,俄羅斯2004年批准該協議,北約成員國卻一直未批准。

北約北大西洋理事會7日發表聲明指出,俄羅斯退出CFE條約,是其系統性破壞歐洲—大西洋安全一系列行動的最新一例,北約盟國恪遵條約,俄羅斯卻不再遵守,針對俄羅斯此舉,北約回應,已簽署條約的盟國「有意根據國際法賦予的權利,在必要期間內終止CFE條約的效力,北約組織所有盟國也完全支持此項決定。儘管退出該條約,成員國仍然會遵守承諾,降低軍事風險並避免誤解和衝突發生。

此外,在俄羅斯完成退出《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的程序後,美國也表示無法繼續留在這一冷戰後的重要條約中。

北約退出CFE條約,可能為美國在北約的南北兩翼部署軍力,提供更大的靈活性,更包括在鄰近烏克蘭的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部署兵力。俄羅斯雖聲稱,除非美國率先恢復核試爆,否則俄羅斯不會跟進。但西方武器管制專家憂心,俄羅斯接下來恐朝進行核試爆的方向擴張,以便在持續與烏克蘭的戰爭中發揮威嚇效果,而一旦俄羅斯恢復核試,難保核武強國不競相跟進。【記者 張艾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