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高層會議 總統裁示民生經濟4大目標

針對全球經濟的嚴峻挑戰,蔡英文總統今天(31日)上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就台灣總體經濟、產業困境及民生經濟進行研商,裁示:「減輕人民負擔、穩定民生物價、調整產業體質、維持經濟動能」,是執政團隊面對來年經濟挑戰的四大重要目標。

總統認為,政府必須預做準備,除了已編列既有預算約6,000億元投入公共建設,擴大內需以維持經濟動能外,執政團隊要以穩定經濟民生為最優先的任務。一方面從食衣住行等民生經濟的角度,照顧弱勢族群、減輕人民負擔;另一方面,則初步盤點遭受衝擊的傳統產業、農漁業、觀光業等產業,給予必要協助。總統並要求,在因應短期經濟問題時,也要將如何提升中長期經濟的韌性及產業競爭力,同歩納入考量,不僅協助企業渡過難關,並且能夠因應未來的挑戰。

總統表示,政府初步規劃,中央政府可運用3,800億元,可從三個面向規劃。首先,除原本已編額度外,將額外以其中1,000億元為規模,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並同時挹注台電資源,進行電價補貼。一方面減輕勞健保基金的財務壓力,也減輕下一代的給付負擔;另一方面,則從源頭管控能源價格,穩定全球原物料上漲對台灣物價的衝擊。其次,除各部會既有經費外,也將再以其中約1,000億元額度,投注「加強韌性經濟方案」,來因應全球通膨及國際經濟挑戰的衝擊;最後剩餘金額約1,800億元,除預留一定財源以備不時之需,在財政許可範圍內,也會適時研議與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

總統在會議中歸納做成七項結論如下:一、減輕居住負擔、提高居住品質,持續落實居住正義。二、擴大公共運輸補貼,減輕通勤族交通負擔。三、加強照顧弱勢族群,提供貼心關懷服務。四、協助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朝向低碳化、智慧化、模組化升級轉型。五、強化農漁基礎設施,照顧農漁民生計權益。六、加速國際觀光客來臺,明年目標600萬人次。

最後,總統也請國安會會同行政部門,針對建構「韌性經濟」及未來產業發展策略,尤其半導體產業及資通訊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之角色及布局的調整,進行系列研討,並充分諮詢產業界意見,提出具體對策及因應方案,結合政府和民間力量,強化整體經濟的韌性及應變能力,鞏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角色,維持產業發展的永續動能及經濟的安全與穩定。【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