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權日 蔡英文:持續推動轉型正義

蔡英文總統今天(10日)出席『2022年世界人權日』典禮時指出,推動轉型正義的意義,是因為我們相信,記得歷史、反省過去能夠讓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也更能夠進一步團結社會、鞏固民主,讓台灣不斷進步。她強調,轉型正義的工作會由行政院統合督導各部會持續進行下去。

總統表示,關於轉型正義的工作,會以行政院的高度,整合督導各部會來進行。我們要在促轉會奠定的基礎上,持續將轉型正義的工作,落實在更多不同的領域。首先,政府正積極籌設「權利回復基金會」,未來將主要辦理政治受難者沒收財產的返還,以及賠償兩大業務。透過這筆基金,很多年事已高的政治受難者長輩,可以受到更好的照顧。

總統指出,衛福部目前也接手促轉會的重要任務,照顧受難家庭,維持服務據點的運作,持續推動政治受難者以及家屬的創傷療癒和平復等相關工作。教育部研擬的「國家轉型正義教育行動綱領草案」,能夠讓轉型正義的理念繼續向下扎根。同時,透過文化部、法務部共同合作,能將人權價值在校園教育當中落實外,也推展到不同面向的社會教育,讓所有國民都能共同記取過往經驗,避免侵害人權的錯誤再度發生。

總統表示,國家人權委員會已經成立滿2年,並且陳菊主委也首次率團和法國簽署「四方協議」。未來,法國會遴選人權技術專家進駐人權會,提供經驗,協助我們落實性別平權和民主深化等重要議題。目前,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關注供應鏈當中,人權義務的調查和落實。而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我們必須確保供應鏈當中人權的提升,讓企業能夠跟上國際趨勢,也強化競爭力。

總統提到,展望未來的同時,她也要感謝張常美前輩和我們分享,在白色恐怖期間,受到政治壓迫的心路歷程。對於在張前輩歷經這個痛苦的過程後,能夠投入在人權與照顧受害者,總統也表達謝意。總統表示,我們今天享有的民主和自由,是因為過去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犧牲自己的生命和自由,推動了台灣民主化的進程。透過持續挖掘真相,可以不斷提醒我們勇於面對歷史,並且共同省思極權政治帶來的壓迫和不幸。然而,過去的歷史傷痛與不公不義,並不會隨著時間而自動平復。推動轉型正義的意義,正是因為我們相信,記得歷史、反省過去能夠讓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也更能夠進一步團結社會、鞏固民主,讓台灣不斷進步。【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