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2022國際科技藝術大展「科技斡旋•亞洲觀點」隆重開幕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科技斡旋•亞洲觀點」,是國美館每年度的國際科藝大展,7/31特別辦理開幕式,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16日止,於國美館202展覽室展出,誠摯邀請大家蒞臨觀展。

國美館指出,特別邀請的美國策展人古納蘭•納德拉罕,現為密西根大學斯坦普斯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兼教授,也是國際知名藝術理論家與策展人,與臺灣新媒體藝術先驅暨策展人曾鈺涓教授,共同從「Mediating(斡旋)」的視角切入,引介包括虛擬實境、擴增實境、AI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仿真模擬軟體、社群、錄像等科技作品,同時呈現基礎科技衍生之聲音裝置、人聲創作與動力機械雕塑等創作,不但呈現手法多元,豐富的題材更囊括代表亞洲獨特的文化背景及語彙。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在文化部的強力支持下,國美館是國家科技藝術與交流的重要平臺。這次展覽是非常重要的科技藝術大展,本展精挑細選來自東北亞、東亞、東南亞及臺灣的優秀作品,透過不同層次的科技創作,相信將開啟一場精彩可期的亞洲科技對話,也讓我們看見臺灣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科技藝術潛力。他認為本展作品是「科技詩學」的表現,參展的亞洲12個國家作品中可以看到探討宗教、生死、情感等內容,令人動容。他說,「我個人深受感動與佩服」。

美國策展人古納蘭•納德拉罕教授(Gunalan Nadarajan)因故無法來臺,特別以預錄影片表達對策展的理念與對展覽團隊的感謝,他曾於20年前造訪過國美館,對於良好的展示空間及展覽印象深刻,他認為,這次展覽是幾十年來針對亞洲媒體藝術發展的研究結晶,期待透過本展讓亞洲媒體藝術的文化特質相互對話,他說,「在挑選藝術家的過程中,努力做到兼容並蓄,也就是盡可能包含亞洲的豐富多樣性」。因此他特別強調,「本次展覽呈現了亞洲人在文化上,對於媒體科技反應的不同方式。」

臺灣策展人曾鈺涓提到,與美國策展人古納蘭•納德拉罕共同策展的淵源來自2004年,當時她是交通大學的博士生,古納蘭•納德拉罕教授是當時交大所辦理研討會的講者,也因此開啟兩人的緣分,並且展開共同策辦本展的契機。

國美館表示,藉由文化部賦予的力量,秉持讓「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的精神,辦理年度國際科技藝術大展歷經數年之久,不但盡全力發掘國內創作者的藝術實力,同時透過國際交流合作,推出許多極具深度與研究價值的策展議題,讓國際社會看見臺灣豐富的藝術價值與貢獻。2022年夏天,這個展覽的開幕代表國美館在兼顧重建臺灣藝術史的重責大任之際,亦能回應時代的趨勢,以獨特的亞洲觀點,引領國內藝術家及社會大眾,走向科技藝術的國際舞台。【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