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總統教育獎獲獎學生的感人故事(一)

2022總統教育獎歷經嚴謹的評選過程,共有56名優秀學子獲獎,在每位得獎人身上,皆能看到令人感動的故事,他們樂觀面對挑戰,逆境突圍,積極進取,憑藉勇往直前的毅力,在各領域出類拔萃,同時具有服務奉獻精神、孝悌友愛的情懷。

以下介紹3位得獎學生,分別是李鳳珠、黃崇恩、鄭伶巧的感人事蹟,讓社會知曉他們奮發向上、不畏艱辛的優良表現,期能藉此賦予社會更正面的價值觀與正能量。

一、〈浴火鳳凰 抱藝握珠〉李鳳珠(中臺科技大學)

國中畢業即步入社會的李鳳珠,在22歲時嫁為人婦,育有一女,但因先生不良嗜好斷然離婚,獨力帶著女兒遷居外地。32歲時再嫁,多了3個兒子,以為迎來了真正的春天,豈料接二連三的天災摧毀了溫暖的家及賴以維生的香菇寮,後先生又交友不慎,最終協議離婚。不幸的是,她的獨生女在颱風天失足墜橋而亡,母親也因故過世,加上第二次離婚官司,重重打擊致使她數度輕生,送醫後又被診斷出癌變,深陷憂鬱症中。

所幸,在社福團體、手足與兒子不斷鼓勵、陪伴,讓李鳳珠再次振作,她有感於憂鬱症期間來自四方的幫助,加入志工行列服務他人,體會助人的真諦與尋得生活重心,獲臺中市政府頒發績優志工及楷模。

此外,為了替愛女及自己一圓就學夢,49歲時重返校園,戴起老花眼鏡認真讀書她一一成功克服學業上的挑戰,拿到六次書卷獎,更參加廚藝社團精進烹調手藝,考取多張乙級、丙級餐飲與美容執照,更憑藉著精湛廚藝積極參賽,贏得三面主菜及開胃菜展示的國際賽金牌、2020媽祖美食節全國技能大賽銀牌、校內賽金牌。

李鳳珠相當珍惜自己擁有重生的機會,希望將來能好好經營第三人生,發揮所長幫助其他人,當個快樂的志工。

二、〈聽見不一樣的「視」界〉黃崇恩(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黃崇恩是早產兒,出生即全盲,小時候被醫院評估患有自閉症伴隨中度智能障礙,但家人不放棄任何希望,發現了他在音樂上優異的天賦,從此他邁向音樂之路,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黃崇恩目前就讀高雄中學音樂班一年級,每天練琴、練笛、練鼓數個小時以上,高中音樂班學、術科的壓力極大,他用自身行動激勵同儕,絕不輕言放棄。他看不見樂譜,卻可奏出更動人的旋律,不論練琴多艱辛,學習過程多辛苦,他總用「辛苦一下子,不要辛苦一輩子」勉勵自己堅持下去。雖然雙眼全盲,但他選擇用身心專注感受,聆聽聲音背後的「視」界,與優美音符對話。

黃崇恩在音樂演奏上表現優異,曾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優等及數屆視障音樂節音樂大賽第一名等多項肯定,也經常參加醫院音樂義演等公益活動,不畏身體限制,他更期許自己擁有莫札特的純潔,像貝多芬一樣無畏身體的殘缺,以積極、樂觀凝聽不同的「視」界,用音樂帶來生命的美好共鳴。

三、〈超越障礙 越挫越勇〉鄭伶巧(宜蘭縣立蘇澳國中)

鄭伶巧在缺乏雙親陪伴的越南貧困環境下成長,輾轉波折後,終於來臺與母親、姐姐相聚。因母親不諳中文,無法擁有固定經濟收入,又因過勞罹患紅斑性狼瘡、胃病以及乳癌,僅靠同鄉友人支助種植菜蔬,供姐妹倆假日販賣,勉強糊口。求學過程常因語言隔閡、文化認知差異等備受同儕欺負,但她從不抱怨,反而積極努力尋求突破困境的方法。因此,她勤學臺語、國語與英文,又熟悉越南語,更擔任班長,帶領同儕,,樂觀進取,處逆境卻能勇於上進。

鄭伶巧喜好繪畫、跳舞、音樂,語文領域更是優秀,曾獲蘭陽兒童文學獎國小高年級童詩類貳獎、109年宜蘭縣越南語說故事比賽國中組第三名、110年教育部Cool English英聽王比賽獲英聽王獎;體育表現上也相當傑出,曾得到宜蘭縣中小學柔道比賽國女組冠軍。此外,除榮獲孝行楷模外,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擔任移民署宣導志工,服務外來移民,志工服務時數超過200小時,其克服逆境所展現之生命韌性,足為表率。【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