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長蘇貞昌23日召開政院擴大防疫會議,裁示全台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二級,讓符合防疫指引的各行業、場所能夠恢復活動。但仍要提高警覺,很多國家在放寬警戒後,都受到疫情復燃所苦,因此減少傳播風險最重要,須以最謹慎的態度緩步調降警戒,也授權各地方政府視疫情需要有調整空間。
指揮中心指出,針對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各行業活動的防疫指引規範明確,以利民眾遵循。說明如下:
一、通案性原則:
1.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
2. 確實執行實聯制登記措施。
3. 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4.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
5. 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室內50人,室外100人,若超額則提防疫計畫。
6. 餐飲內用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
二、婚宴、公祭可開放:
1. 公祭遵守內政部相關防疫規定處理。
2. 婚宴遵守每一隔間室內50人、室外100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
三、仍須關閉之場所:
1. 休閒娛樂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桌遊場所及其他類似場所。
2. 教育學習等場域:社區大學(開放受理秋季班報名,實體課程不開放)、樂齡學習中心、K書中心、游泳池等其他類似場所。
蘇貞昌表示,在全世界都受到變種病毒肆虐,鄰近國家紛紛在近日確診破千例時,台灣在整體防疫團隊的努力,與全體國人全力配合下,疫情已日漸趨穩,才能迎來防疫警戒降級,但在各項活動鬆綁後,仍然應該嚴格遵守防疫指引,守護這得來不易的成果。
蘇貞昌強調,台灣疫苗接種率月底前可突破原定的25%目標,但鑒於國外疫情仍險峻,許多疫苗接種率較台灣高的國家,仍然受疫情復燃所苦,可見防疫工作除了疫苗接種,更需要全體國民持續共同努力,請民眾持續配合防疫規範,及維持個人防疫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才是穩定疫情的關鍵。希望各部會要負起責任,做好各項防疫工作,以守護全體國民的健康。【記者 蔡青芸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