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公布壓迫體制加害名單 兩蔣等百人入列

轉型正義不再只有受害者!行政院促轉會今(4)日於台大法律學院舉行「探求歷史真相與責任的開始:壓迫體制及其圖像」發表會指出,至少上萬名平民因叛亂罪名,失去生命或自由,當年的官員應該至少負起政治與歷史責任,並首度提出台灣威權統治時期「軍事審判與政治案件偵辦之機關決策首長與官員名單」,包含蔣介石、嚴家淦、蔣經國3任總統,情治機關首長周至柔、鄭介民、彭孟緝、毛人鳳、汪希苓、汪敬煦等上百人。

促轉會主委楊翠致詞提及,促轉會對威權統治時期的壓迫體制,提出討論圖像,這圖像有四個層次,一個是釐清壓迫體制、二是釐清加害行為、三是釐清並指認加害者、最後是究責。這場發表會透過對壓迫體制的全盤掌握,論述威權統治者的角色與影響;此外,也針對相關的軍法官、情治人員、線民,進行當事人訪談。在將近3年進行當事人訪談後,核實檔案中的虛實,進行交叉比對,並深入了解壓迫制體制以及人的運作。

促轉會指出,這份「軍事審判與政治案件偵辦之機關決策首長與官員名單」,是威權統治時期,對人民基本權利侵害最為嚴重的軍事審判體制為核心,這個體制使得至少上萬平民因為叛亂相關罪名而被交付軍事審判,失去生命或自由,受牽連家屬不計其數。這份名單涵蓋當時總統、總統府秘書長、國防部長等16類軍事審判與政治案件偵辦的機關決策首長與官員名單。

促轉會進一步說明,當年政治案件進入軍事審判流程,根據促轉會建置的「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主要經手的軍政長官有總統、總統府(秘書長、參軍長)、國防部(國防部長、參謀總長、軍法局局長)、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軍法處處長等。這些職位涉及政治案件偵辦、審判及維持整個軍事審判體制運作,應該至少負起政治與歷史責任,至於個別人士的具體處置方案,將在下一階段提出;另外,關於解嚴之後到威權統治時期結束為止,以及監控體制運作、及其他政府機關、政黨組織的行為與責任,也是促轉會下一階段釐清的重點。【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