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恐被美列匯率操縱國 楊金龍坦言「有可能」

據《路透社》報導,台灣中央銀行去年為維持匯市穩定,淨買匯金額達391億美元,佔比台灣GDP的5.84%,匯率干預金額遠超台灣GDP的2%,台灣恐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且連帶影響台灣與美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對此央行總裁楊金龍11日坦承台灣「有可能」被列為匯率操縱國,不過他認為不會有立即的影響。

去年台幣兌換美金飆升5.6%,成亞洲最強貨幣,卻也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而據美國擬列「匯率操縱國」的另2個標準,為1年內對美國貿易順差達200億美元及1年的經常帳盈餘達GDP的2%,台灣已達匯率操縱國條件。

楊金龍表示,已準備好「說帖」,將提出3大理由向美國財政部協商。首先要溝通、磋商,台美雙方溝通一直都很順暢。並指出台灣去年對美國出超擴大到200億美元以上,主要是美中貿易衝突轉單效應及疫情催生遠距商機,台灣資通訊產品出口到美國增加,這是美國對台灣產品需求提升,不是匯率問題,是美對台商品的需求問題。

此外,由於疫情緣故,美國聯準會基於本身法定職責,實施無限QE(量化寬鬆);因資金大量進來,對台灣金融市場穩定造成威脅,央行也基於法定職責進場調節匯率。

另外,經濟部也回應,台美兩國貿易順差是受台美產業高度互補合作及美中貿易戰與疫情帶動轉單效應兩大原因。將向美方表達,台美之間的供應鏈整合及合作,對台美雙方經濟的成長與互利有具體幫助。而在半導體、5G及電動車等重點產業的高度合作下,依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測,2021年美國貨品及服務出口可能成長3.69%、美國經濟成長將達6.5%,可見台美經貿合作對兩國均有正面意義。【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