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紀念首次國際人類博愛日

今年2月4日是聯合國大會設立的第一個國際人類博愛日。在“通往未來之路”的主題下,聯合國強調人類博愛對於促進世界的和平與共處至關重要。

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致辭中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埃及共同推動設立這一國際日表示讚揚。他同時肯定2019年出版的《人類博愛促進世界和平共處》的重要意義。該宣言由方濟各教皇宗座和伊瑪目大教長謝赫·艾哈邁德·塔耶布共同撰寫,是宗教間和諧和人類團結的典範。

秘書長感謝兩位宗教領袖利用他們的聲音促進不同信仰間對話、相互尊重和跨信仰理解。“在此艱難時刻,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發揚這種精神。”,在世界各地,僅因宗教或信仰、族裔、性別或性取向不同而對他人根深蒂固的歧視、不容忍和仇恨犯罪行為仍然存在。這種卑鄙行徑是對國際公認人權和聯合國價值觀的侮辱。

“文化多樣性和信仰自由是絢麗多彩的人類不同文明的一部分。值此紀念國際人類博愛日之際,讓我們致力於開展更多的工作,促進文化和宗教寬容、理解和對話。”

仇恨、歧視和種族主義的“解毒劑”是人類博愛

聯合國不同文明聯盟高級代表莫拉蒂諾斯(Miguel ángel Moratinos Cuyaubé)在線上紀念活動上表示,正如《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所載,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

千百年來,整個人類歷史上的先知和宗教使者都宣揚著和平、愛與博愛的資訊。這與《聯合國憲章》的核心價值觀一致,即重申每個人的尊嚴和價值,無論其宗教、信仰、種族、性別或文化如何。

 “當前我們不僅面臨新冠病毒疫情的後果,而且還面臨著仇恨、歧視和種族主義的‘傳染性病毒’。對這些病毒的解毒劑是同情心、團結、統一和相互尊重的人類博愛。”聯合國不同文明聯盟準備好與所有會員國、宗教領袖和民間社會合作,加強宗教和文化間的對話,以增進相互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宗教和信仰自由。【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