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15國簽署RCEP 全球最大自貿區正式誕生

東協峰會16日舉行第4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亞太15國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全球最大自貿區就此誕生,關稅廢除率高達91%。

RCEP涵蓋的自貿區橫跨15個國家超過20億人口,經濟規模近26兆美元,占全球GDP 30%,以GDP而言,將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 RCEP貿易額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RCEP成員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10個東協國家加上中國、日本、南韓與紐西蘭、澳洲。

身為RCEP原始談判國之一的印度在去年11月因擔心調降關稅傷害農民以及可能擴大與中國貿易赤字,宣布退出談判,不過,成員國仍為印度日後加入敞開大門。

RCEP涵蓋議題包含貨品交易、服務、投資、經濟與技術合作、智慧財產權、原產地規則、競爭與爭端解決,未涉及環保與勞動權。

對台灣的影響與挑戰,根據資料顯示,台灣出口至RCEP經濟體約70%免關稅,包涵資通訊產業,其餘30%需要關稅,多為機械、紡織、金屬、化學品、塑化品。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認為,現在關注重點應在原本沒有簽定FTA的中、日、韓,RCEP生效之後,台灣在中國市場將面臨來自日本新的競爭壓力,在日本市場也將面臨來自中國、韓國的新競爭壓力。除了中、日、韓市場,台灣在東協也恐面臨壓力。如果日、韓等石化產品銷往東協都享有關稅優惠時,台灣企業會面臨很大壓力。

另外,工具機市場主要競爭者韓國可享10%關稅降幅,將衝擊台灣工具機業者出口東協的競爭力。未來,台灣的塑化、鋼鐵、紡織及工具機等恐將面臨更多競爭。【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