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食損失和浪費問題宣傳日” 呼籲停止糧食損失與浪費

9月29日是首次“國際糧食損失和浪費問題宣傳日”,今年的主題為“為人類、為地球,停止糧食損失與浪費”。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今年新冠病毒為全世界敲響警鐘:我們必須改變並重新平衡糧食生產和消費的方式。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全球齊心協力,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造福人類和地球。糧食損失和浪費嚴重違反道德。世界有足夠糧食養活所有人,但仍有6.9億人挨餓,30億人負擔不起健康飲食

“糧食損失和浪費還糟蹋自然資源 — 水、土壤和能源,更不用說人力和時間。考慮到農業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起很大作用,這種行為會加劇氣候變化。”

“許多國家都已行動起來,我們還要加大力度。新冠疫情突顯糧食系統的脆弱性,加劇許多國家的糧食損失和浪費。我們需要採用新的方法和解決方案。”

今年首次紀念國際日之際正值聯合國籌備2021年糧食系統峰會之時。他敦促各國制定與永續發展目標12一致的減量具體目標,計量並採取大膽行動減少本國糧食損失和浪費。此領域的政策行動也應納入《巴黎協定》的氣候計畫。

為什麼必須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

聯合國指出,自2014年以來,全球受饑餓影響的人數一直在緩慢上升。全球約有14%的糧食在收穫後到零售前的環節損失。在零售和消費環節也有大量的糧食浪費。就水果和蔬菜而言,超過20%被浪費。每年食品生產中損失或浪費地表和地下水資源使用量約為250立方千米,約占總取水量的6%。

隨著糧食損失或浪費,所有用於生產這些糧食的資源,包括水、土地、能源、勞動力和資本也都付之東流。此外,在垃圾掩埋場處理損失和浪費的糧食會引發溫室氣體排放,加劇氣候變化。

新冠病毒大流行持續給許多國家的糧食安全造成重大挑戰。供應鏈中斷、許多酒店餐飲業關閉、學校停課……所有措施還導致生產商和分銷商失去市場,使得情況更加嚴峻,也讓解決糧食浪費的問題更具挑戰性。

在供應鏈下游,超市通常是食物銀行的主要捐助來源,由於消費者搶購和囤貨,超市難以保證充足的庫存,無法為食物銀行捐助食物。由於對食物的日期標記存在誤解和存儲不當,家庭購買的許多食物被當作食物垃圾丟棄。

糧農組織指出,需要在全球和各地採取行動,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們生產的糧食。引進技術,並採取創新解決方案,包括電子商務行銷平臺、可移動食品加工系統、新的工作方式、以及管理食物品質和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的確實實踐,是實施這一轉型的關鍵。【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