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邦眾議院4日(台灣時間5日清晨)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壓倒性票數通過台北法案(TAIPEI Act),以實際行動反制中國長年壓制台灣行徑,從經貿、國際參與及外交領域上整體提升台灣國際地位。眾議院院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指出,國會持續向世界傳達一個訊息,就是美國與台灣同在。
台北法案全名為「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簡稱為TAIPEI Act),最早是由共和黨籍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盧比歐(Marco Rubio)等4位友台參議員於2018年9月共同提出。2018年由於中國強力在外交上打壓台灣,自2016年一連失去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等邦交國。可惜法案當時未能排上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議程,最後無疾而終。
法案內容經過數次修改,但重點仍圍繞在台灣經貿發展、國際參與及外交關係上。眾議院今天通過的參議院版「台北法案」內容, 根據眾議院通過的法案內容,呼籲美國行政部門在適當情況並符合外交政策利益下,對於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對台灣安全或繁榮造成傷害的國家,應該考慮「改變與該國的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
也呼籲美國行政部門,美方應在適當影響力或其他工具,支持台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並在其他適當組織中取得觀察員身分。在經濟方面,「國會意見」(sense ofCongress)認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應與美國國會協商,尋求機會進一步增強美台經貿關係。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在法案生效後1年內,連續5年時間,每年針對所採取的作為,向國會委員會報告。
蔡英文總統今天(5日)上午接見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感謝美國眾議院通過「台北法案」,以具體行動支持台灣鞏固邦交、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台美經貿關係。她也再次強調,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跟國際社會並肩合作,為對抗疫情做出更多貢獻。總統也藉此機會感謝美國國會友人和行政部門在過去這段時間,在重要的國際場域為台灣發聲,大力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